|宋旭峰:建设我省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专题荟萃-高校信息-江苏高等教育网 -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校信息专题荟萃正文

“2018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宋旭峰:建设我省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

发布:2018-12-03 15:23分享:


本文为江苏省教科院高教所所长宋旭峰教授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所作的专题报告,文章根据现场报告内容整理,部分有删减。

个人简介:宋旭峰,江苏省教科院高教所所长,博士、研究员;中国高教学会理事、江苏省高教学会副秘书长、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专业博士生兼职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先后参与《江苏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学术版)等战略规划的研制。独立或作为核心成员承担多项国家和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成果《江苏高校分类管理研究》,获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专著《地方高等教育发展轨迹》,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DN5T9918宋旭峰xiao.jpg

一、高度重视一流高教体系建设

主要提出两个问题:什么是一流高教体系?为什么要建设一流高教体系?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一流高教体系?高教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总和。从外在表现来讲是内部要协调发展,外部要适应需求。一流的高教体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平等的多样性,体系包括不同类别的高等教育,而不同类别的高等教育有各自的发展空间,但是彼此之间一定是平等的。第二个特点是内在的高品质,高品质的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品格的互通性,确保了内在协调的可能性。不是“赢者通吃”而是共同卓越。使得人才流动成本低,流动限制少。第三个特点是活跃的“增长极”,在不同发展阶段,受制度创新的激励,某些领域或某类院校相对活跃,新动力十足,充满活力、动态发展、开放拓展的“活体系”。

建设一流高教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理念的多重变革。第一个变革是关注系统,强化系统思维,既要见树木更要见森林。第二个变革关注基于质量的公平。譬如,何谓“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但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合的教育呢?那一定是在品质提高的基础上,在质量补偿的基础上,适合群众的需求的教育。因此,我认为“适合的教育”其前提是:新的制度改革,重点是对不利地位者进行“质量补偿”。第三个变革是关注内在品质的提升。最近我们都在思考2035规划问题,与以往的规划不同,这次的规划有一个侧重点是使命规划,包括院校的目标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科研或社会服务品质追求等。这是一个总目标,一般称作使命规划、使命大纲。一般是把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目的和追求,制成一个目录,学校就是要完成目录上的使命,这个目录和通常的发展规划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是品质或质量方面的表述,而发展规划许多是数量方面的表述。因此,可以将使命规划理解为“内涵型规划”,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自己和自己比,超越自己。那么如何超越自己呢?就是要提升办学的质量,使大学回归平常。譬如,更加关注发展性指标,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内涵性指标,如学生转专业的达到率、学业达成的优秀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制度建设等。关注外性的指标可能是秀给别人看,在竞争中“晋位争先”。而关注内在的卓越就是要超越自己,就是重在提升办学的境界。“无招胜有招”,最高的境界是回归平常。那如何使大学回归平常呢?就要立足普通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教育,重视学校的文化氛围,营造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应用型高校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通用能力不同于传统的学术能力,也不同于狭隘的专业能力,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培养通用能力,重点在加强实践性课程。再比如说高职院校,高职教育的目标与模式,不仅注重技术层面的能力,更要重视作为技术能力基础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加强一流体系建设?

之所以加强一流体系建设。就是要促进公平,提升品质,打破束缚,激励创新。首先建设一流高教体系是建设高校强省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发展的依据和归宿,一是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二是高等教育自身的本质和规律。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需求和高等教育普及化新趋势,要求突破传统的“重点建设”及“工程”、“项目”建设思路,从全局和战略上把握问题,聚力综合改革,聚焦体系建设,将目光从做强若干学校和学科,转向做强高等教育体系,对省域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整体谋划,为大面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是办好普及化高等教育需要进行系统重构。目前,江苏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不是原有规模和结构的简单放大,而是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破除体制壁垒,进行系统重建和结构重组,推动高等教育整体转型,形成具有不同于大众化阶段外延式发展特点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不仅重视量变,更重视质变。

三是现存高教体系亟待完善。现在的高教体系是“哑铃型”的结构形态。在高深学问和实践技能之间,存在着及其广阔的领域,有待发现,有待充实。而在“薄弱的中间地带”,构建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紧密衔接的现代职业体系,尚缺“中间一公里”。此外,非学历教育,网络教育和终身教育也应纳入体系建设的视野。

二、找准一流高教体系建设的“痛点”

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巨大,毋庸置疑,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甚至问题。

1、人才供给总量和层次有待提高。2017年全国“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2530人,江苏2937人,低于吉林、湖北等省(直辖市更高,但不具可比性)。同年,韩国和日本相应数据分别为6972人和3013人,而我国台湾和美国加州则分别达5257人和8407人,差距更大。高层次人才供给能力不足。研究生占全体在校生的比例9.1%,低于吉林(10.8%)、湖北(9.7%)等省(不含直辖市)。

2、区域布局上,苏北中心城市缺乏综合性大学。在学科专业结构上,传统学科专业仍占主流地位。当前,以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新兴产业群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业,跨境电商、智慧交通、远程教育等新业态,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商业模式,网络预约拼车、房屋共享等共享经济不断涌现,催生新需求、新岗位和新工艺,挑战广大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江苏在这些领域的学科专业布局存在“短板”。其他民生相关领域,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一批关键学科专业长期处于B档,水平亟待提高。宋教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江苏之痛”。

3、高职院校“小、散、低、多”问题十分突出。江苏高职教育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但实际存在的高职院校“ 小、散、低、多”的现状不容忽视。面对生源持续递减的局面,我省高职院校必将迎来结构大调整的重要关键期。此外,一批曾经的改革先锋“职业大学”被边缘化,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形成“职大之憾”。为此需要从宏观战略着眼,对高职教育发展进行系统统计和整体谋划。

4、“泛排行榜文化”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品质提升。除行政化问题,如政府做学校的事情外,高校被各种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裹胁,按排行榜要求办学,办学生态日益浮躁,创新空间受到挤压,高校趋同进一步加剧,面目日益相似。

三、建设一流高教体系的几点思考

1、建设三大类型为主体的高校分类体系。统筹全省高等教育资源,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高校布局结构,构建以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学院)和高职院校(联盟)等多列“纵队”为核心的省域高等教育体系。一方面,进一步明确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三大类型”高校的目标定位,实行分类规划、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高校的建设目标。在研究型大学系列,着力加强“双一流”建设。

2、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努力在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等各类型高校中,创建若干不同寻常的新样式高校。

3、优化高等教育“三大结构”。首先是层次结构,推进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从“宝塔形”向“橄榄形”转变。要根据江苏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当提升博士研究生规模,加快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研究人才,使全省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数量之比进一步合理化。

其次是学术专业结构,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江苏的“双一流”建设。加快建设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江苏全面现代化紧密相关的一流学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在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同时,加强特色专业群和新兴科学专业培育。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控制重复设置过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现有基础不实的专业。

最后是高校区域布局。围绕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标,通过合并组建、新设增设、调整撤并、中外合作办学、二级学院独立办学和独立学院迁址办学等多种途径,不断优化全省高校布局结构。支持徐州、淮安、盐城等中心城市相关高校合并组建综合性大学,加快在连云港创建江苏海洋大学步伐,服务中心城市发展,引领区域产业转型。

 

文字整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童沁妍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