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美兰:问渠哪得清如许——应用型大学特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专题荟萃-高校信息-江苏高等教育网 -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校信息专题荟萃正文

“2018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叶美兰:问渠哪得清如许——应用型大学特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2018-11-27 09:44分享:

本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盐城工学院校长叶美兰教授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校长论坛上所作的专题报告,文章根据现场报告内容整理,部分有删减。

个人简介:叶美兰,江苏泰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盐城工学院院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十二届中央委员。省妇联副主席(兼),全国妇联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十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省社科联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现代化理论及城市现代化研究,现任江苏省近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民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江苏省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重大课题、江苏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等20多项,发表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专著、论著10部。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0多项。

 叶美兰.jpg

一、当下高等教育的贡献与困境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高等教育的贡献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国高等教育40年(1978-2018年)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恢复阶段(1977年-1985年):1977年开始,我国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邓小平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他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

改革阶段(1985年):在此期间,实施的“211 工程”和 “985 工程”以国家财政经费支持的方式提高中国高校办学水平,对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很大帮助,一批重点高校、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培养了大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人才,成为贯彻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大众化发展阶段(1999年扩招):在1999-2005年间,高等教育每年扩招速度在20%以上,2002年毛入学率达15%,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内涵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十八大以来,国家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十九大把“建设教育强国”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将“双一流”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

2.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规模

我国正在快速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17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1/5,全国各类高校共2631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3.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质量

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贡献度显著提高,表现在数量足、效益高、质量好。高校每年为国家输送了超过3000万大学毕业生。高校牵头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高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显著增强,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总数超过1791亿元,占高校科研总经费的27.4%。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额超过130.9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总量的总数超过五分之一。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类项目批准立项18700余项,高校提交各类资政报告4.3万篇。

(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高等教育的困境

一是无序的大学排名和竞争,导致大学的相互攀比和盲目趋同;二是没有从终身教育、培养“全人”的视角审视高校人才培养问题;三是高校课程体系“同质化”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导致大学千校一面,教学质量偏低;四是唯分数、唯知识的教育评价方式有待提高;五是高等教育出现学术漂移现象,需要从大学组织体系加以解决。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状况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现状

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出现错位,达成度不佳。当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主要还是在发展内容和策略上进行探索,对办学理念共识层面关注不足。办学定位不明确,执行力度不强,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

学科专业设置无特色,区域性特征不明显。从理论上讲,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为地方培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服务于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培养模式僵化。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来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而制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不足。

教与学在供给与需求间尚有缺口,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亟待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师制度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矛盾,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亟待加强。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的成功转型,教师必须首先转型。

缺乏国际化视野,可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我国应用技术型院校因过于关注所在区域状况,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没有充分利用国际各方资源和优势,所培养的人才国际化程度低,国际竞争力不强,不能持续性发展。如何拓展视野,大胆学习借鉴欧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管理制度,不断加以创新,也是摆在应用技术型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新工科时代

工业4.0定义了互联网时代工业发展的方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着现代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为中国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支撑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培养新型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高等工程教育必须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新工科”这一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新工科”建设从理念内涵研讨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探索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新挑战,带来新机遇。

三、盐城工学院特色发展探索与实践

(一)戴着镣铐跳舞——发展局限

从江苏“十二五”“十三五”教育经费分配、生均经费、四个工程(优势学科、品牌专业、协同创新、特聘教授),苏北高校不占优势;从人才引进看,孔雀东南飞;从交通看,苏北还没有通高铁;从学科分布看,江苏省以学位点为核心的硕士学位授权体系格局“南重北轻”。全省30所硕士授权单位高校,苏北只有“北端”拥有4所,苏北“腹地”几乎为空白。

(二)我校特色发展探索与实践

执着理想,树立同类一流目标。仰望星空,为服务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立命;脚踏实地,服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安身。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这里,有特色:是指行业特色,生态建材与绿色环保;高水平:指工程应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高水平;应用型:指师资队伍的应用型、科学研究的应用型及培养人才的应用型。

科学理念,用爱激发学生的潜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更重要的是底蕴,不能用干巴巴的指标评定人民心目中的好大学;要让大学充满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要让大学拥有尊重,尊重是教育的力量。”大学培养的不是器物,而是生命的艺术品。学校努力把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底,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情,用慧心美育为学生铺设一条欣赏美、创造美的道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艺术节缤纷多彩。

仰望星空,还须立足脚下——盐阜大地。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要紧跟市场,而且要领跑市场,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建品牌,占据空闲生态位,扩大现实生态位。

人才培养——紧贴地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作为身处盐城的地方高校,我校一直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链,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元培养,围绕实践布资源。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协同育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合作共建:第一,打破学科壁垒,推进校内协同。第二,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学校加强与建材、机械、环保行业等传统行业、国际知名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第三,与政府合作共建。第四,国际合作共建,学校以优势学科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开展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拓展教师海外深造、访学渠道,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三厢对接,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三厢对接就是适应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与地方企业岗位需求,对接专业评估(认证)标准、行业专业标准、职业技能标准三厢,调整培养规格,并相应改革教学内容。

四、结语——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教育应回归本原使命,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在“互联网+”时代,培养适应环境,精神丰富,情善意美的生命,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大学原本的使命,除此无他。

 

文字整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7级硕士研究生 高凡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