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来华留学生教育软实力: 要素框架、现状评估与提升策略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作者:洪敏发布:2024-09-04 15:51分享:

华中科技大学洪敏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高教》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2JSGJKT014),课题组主要成员:彭湃、任令涛、徐海涛、潘鹏飞、肖雅蕊、段园园、刘琛、杨延莹


  学者们肯定了国际校友的外交价值和软实力影响,但对国际校友与知识外交之间的关系研究不足。同时,国际高等教育研究需要从软实力框架向知识外交框架转变,强调相互性而非支配性。本研究通过对澳大利亚政府政策的文献分析,探讨国际关系与知识外交的关系和机制。本研究对澳大利亚的国际校友参与战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将其确定为知识外交方法而非软实力方法。本研究还指出了国际校友参与和知识外交的机制。本研究为澳大利亚政府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府提供了信息,以更好地与其宝贵的国际校友群体合作。

  校友是全球高等教育机构的宝贵资源。长期以来,校友的重大影响和效应经常与筹款关联,但高等院校校友所发挥的关键性非金钱支持作用却较少引起关注。与此同时,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国内校友,而国际校友在研究和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十年来,随着留学生流动性的快速增长,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校友。国际教育可以作为重要的外交资产和软实力的来源。目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证实了其外交价值和软实力影响力。本研究以澳大利亚为例,通过对澳大利亚政府政策的文献分析,探讨与知识外交相关的国际校友的作用。

一、知识外交下的国际校友:个人机构的角色

  目前普遍认为国际校友对知识外交有贡献。这些好处在软实力下被重点强调。在知识外交下,国际校友可以在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四个方面以几种方式对知识外交做出贡献: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和个人与国家。同时,知识外交也可以在几个方面使国际校友受益:个人与个人、组织与个人和国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可以促进"基层国家之间更好的区域和全球理解"。这些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理解有助于个人能力建设、知识应用、成功和幸福。知识外交和国际校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性由此得以建立和发挥。国际校友因此成为知识外交的一部分。能力发展和知识运用是互动式学习中知识发现的两种主要机制。

  知识外交的预期目标是期望国际校友在体验过程中建立持久的个人和社会网络。基于学习经验的私人网络可以为东道国的国家利益提供长期的。知识外交允许普通民众通过各种跨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知识学习和应用经验,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国际校友被置于不同的集群中,并与东道国的其他国民进行互动,增强了他们的全球意识和联系。国际校友由此建立和发展了一种世界性的身份认同和多元化的世界观,而不是认同东道国或本国的价值观。

二、从单向的软实力路径转向双向的知识外交

  澳大利亚的全球校友参与声称能产生互惠互利的效果。根据这项研究以及软实力与知识外交框架之间的差异,澳大利亚国际校友存在从单向软实力方法到双向知识外交的转变。具体来说,国际校友和澳大利亚之间关系的本质是广泛利益相关者的横向关系,而不是自下而上的纵向利益关系。就动机而言,澳大利亚的国际校友参与解决了个人、机构和国家的共同问题,并协同满足了各方的自我利益。其策略主要涉及资助(例如,本研究中的奖学金和奖学金)和宣传,但过程涉及(个人和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价值观是相互性的,相互性取代了支配和竞争。结果强调的是共赢,而不是单赢。因此,澳大利亚的国际校友参与表现出知识外交框架而非软实力框架的特征。

  根据Boeren ( 2018 )的观点,如果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认识到他们的利益,那么通过奖励获得的机会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其中包括个人和组织等直接受益者,以及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大学和非政府组织等间接合作者。国际校友奖是国家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知识和网络储存库"。这一事实要求从单一的软实力方法转变为相互知识外交。

  此外,还存在脑力流失与获取问题和东道国-母国利益失衡的问题。它通过消除旧的权力框架,代之以外交框架,有助于减少和消除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竞争和紧张关系。这将促进未来国际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四个目标(优质教育)做出长期贡献。

三、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澳大利亚的国际校友参与情况,并提出了其与知识外交关系的三个维度:国际校友与知识外交、知识外交与国际校友和国际校友中的知识外交。通过与知识外交相关,它可以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建立互惠互利,将国际校友参与转化为可惠及更广泛利益相关者的双赢博弈。在知识外交条件下,互惠互利促进了长期和高影响的关系。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澳大利亚政府和世界其他政府更好地与他们有价值的国际校友小组合作。政府需要更多地关注国际校友,并通过强调从人与人/组织/国家和人/组织/国家与人之间的多维双向互利来设计政策,以激发其长期效应。

  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国际校友参与填补了知识外交的框架,而不是软实力。这意味着对国际校友的进一步研究需要超越软实力框架,转向另一个新的框架,如知识外交。借此减少东道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国际高等教育的良好长远发展,进而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长远贡献。因此,本研究也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和视角,超越脑力流失与获取中的母国-东道国矛盾和全球人才流动的二元论。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