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高级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及有效性研究
江苏理工学院赵秀莲/张鑫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2WYZD004),课题组主要成员:杨国萍、张俊萍、王毅、罗贤卿、赵护林
(一)高级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本教学模式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阶梯理论,引入团队竞争的理念,经过实验和团队研讨,具体设计如下:
1. 线上环节
线上学习是观看教学视频,包含单元思政主题和重点知识,督促学生比线下相应内容早1-5天完成。线上以自主学习为主,较难的内容以团队合作学习为辅。线上学习可以实现“识记”和部分“理解”阶段的学习。
2. 线下环节
线下课堂教学,旨在挖掘学生的潜力,分五个步骤实施:
(1)提问与答疑:提问针对线上教学视频的思政主题和主要知识点,督查学生是否真正学习并理解了显示教学内容;答疑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讲解,这个环节旨在达到学习的“理解”阶段。
(2)团队竞演:单元思政主题设置成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里的角色,表演英语情境短剧。重点知识部分设置成访谈,让学生使用重点句式和词汇展示课文内容。各团队每次课表演一次。本环节旨在达到学习的“应用”阶段。
(3)对抗答辩:每两个团队对抗辩论,团队成员内部对对手团队的思政表演和知识访谈进行讨论与评价,提出问题让对方答辩。本环节旨在达到学习的“评价”阶段。
(4)教师点评:对各个团队的表演和答辩表现进行点评,并分别评分。
(5)演讲与写作:就本次思政话题进行3分钟演讲或短篇写作,通过语言的输出,锻炼创造能力。
(二)课堂组织模式设计
根据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本课题设计并验证了“团队竞争性”的课堂组织模式,通过建立学习团队,引入竞争机制,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要素为:团队、任务和竞争。
实施步骤是
第一步,组建学习团队:在新学期开学第一节课,按照每个团队4-6人的规格把教学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团队,每个团队根据队员自愿自由组合,这样有利于形成团队凝聚力。
第二步,选出队长:每个团队民主选举出队长,负责组织讨论和团队活动,带领团队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步,设置规则:设定竞争规则并向学生说明具体规则。
第四步,设置任务:把线上合作学习和线下各种学习活动设置成“任务”,每个任务设置一定的“分值”。让团队成员先独立思考,再讨论,自己找出任务的解决方案,教师不要急于讲解,除了团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目的在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锻炼创造力。
第五步,业绩记分:根据设置任务时的分值,完成的团队加相应的分数。
第六步,业绩总结: 在学期末,把各个团队的分数累加起来,作为该团队的“业绩”,根据所有团队的“业绩”排名,分若干个等级,每个等级相差若干分,计入平时成绩。每个团队里成员的成绩都是相同的,利用集体荣誉感,培养合作精神。
(三)高级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设计
为把《高级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做成系统工程,使建设模式发挥长效作用,本研究从目标设置、资源挖掘、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和考核方式变革着手,构建自上而下系统性建设模式。
为使建设模式发挥长效作用, 将上述建设模式落实到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计划的安排、教案课件的制作、课程的考核等教学流程和教学文件中,自上而下进行系统性的课程思政升级。
思政育人目标的设置
根植社会现实,基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的指导原则,结合《高级英语》综合性课程的特点和具体章节主题, 本研究设置契合本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具体如下:
端正价值观: 结合章节内容,引导学生面对不同意识形态,能够坚持中国立场;正确对待他国文化、本国文化,强化学生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通过揭示西方民主的虚伪一面,树立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依托章节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遇事有态度。
培养人文精神:结合章节主题,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同情边缘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之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温良品性,待人有温度。
增强社会责任感: 围绕单元主题,展示社会发展历程,让学生领悟当前才是最好的时代,是无数先人在历时隧道中艰苦探索、创新突破才把我们推向今天的幸福生活,引导学生珍惜当下,肩负时代使命,清楚认识新时代的长征路,尽力服务社会。
拓展国际视野: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让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现象,能敏锐觉察、合理诠释文化差异,具有国际视野。只有具有国际视野,才能意识到自身的中国文化身份,进而认同文化身份,树立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
高级英语课程从3个方面挖掘整合思政教学资源:
课文内容内部的思政元素
深入挖掘每单元主题下的思政教育元素,针对课文中描述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辩论与角色扮演,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以新世纪版《高级英语》教材(BOOK 5)为例,思政融入点设计详见下表
各单元思政内容融入点
授课要点 | 思政内容融入点 | 教学方法 | 思政教育目标 | 原则归属 | |
Unit 1 | The Fourth Of July | 美国种族歧视,揭示其民主虚伪性 | 启发式探究 | 坚定制度自信 | 政治认同 |
Unit 2 | The Struggle to Be an All-American Girl | 中西文化冲突中,坚持中国立场,认同中国文化身份 | 小组辩论 | 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 文化自信 |
Unit 2 Text 2 | No Name Woman | 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原因分析 | 案例分析 | 珍惜新社会幸福生活,立志做自尊自爱,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 人格养成 |
Unit 3 | A Hang
| 描述临刑细节的写作目的分析 | 角色扮演 | 培养慈悲为怀的 人文精神 | 人格养成 |
Unit 4 | The Force of Nature | 居里夫人为科学所做的牺牲 | 启发式 | 今天的幸福来自前辈的牺牲与创新,增强历史使命感 | 人格养成 |
Unit 5 |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 演讲者冷静分析时局,呼吁同胞誓死捍卫自由 | 角色扮演 | 培养国家危难关头,誓死捍卫祖国的决心与勇气 | 国家意识 |
Unit 6 | How America Lives | 美国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 | 小组讨论 | 认识文化多元性,拓展国际视野 | 人格养成 |
Unit 7 | The Art of Smart Guessing | 费米问题及 解决方式 | 谜语抢答 | 创新意识 | 人格养成 |
Unit 8 | Love and Resentment | 近距离感受精神病人的生活 | 案例分析 | 具有对弱者的同理心 | 人格养成 |
Unit 9 | Kids and Computers | 电子游戏的危险 | 小组辩论 | 抵制生活中的诱惑,自觉防范沉迷风险 | 人格养成 |
Unit 10 | The New Immorality | 认识新型不道德行为的严重性及个人道德的重要性 | 案例分析 | 自觉抵制新型不道德行为,如“键盘侠”行为、考试作弊等 | 人格养成 |
Unit 11 | Beauty | 以女性主义视角看待现代社会对美的评价 | 小组辩论 | 自觉抵制对女性苛刻的审美评判 | 人格养成 |
Unit 12 | Clothes Makes the Man | 男性时尚背后的 社会意识与心态 | 角色扮演 | 理性看待时尚 | 人格养成 |
Unit 13 | The Battle of the Ants | 感受战争的 残酷与荒谬 | 角色扮演 | 理性看待战争与和平 | 人格养成 |
Unit 14 | Are We Raising a Generation of Spoilt Brats | “熊孩子”现象的原因与危害 | 案例分析 | 抵制享乐啃老 批判巨婴现象 | 人格养成 |
(1)围绕单元主题整合课外资源
在每单元导入部分, 插入相关主题的思政素材,从哲学发展观的视角展示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当前才是最好的时代,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隧道中不断摸索,走过弯路,历经挫折,经过人们的艰苦奋斗和持续创新才促成现在的美好生活,教育学生感恩所有,珍惜美好时代,增强历史使命感,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在章节结尾部分,结合社会现实,升华思政要点,嵌入相关思政素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思想认识,自觉转化为行动依据。
(2)提供课外具有教育意义的英文资源
收集并提供给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英文记录片,如Xi’s Time、《烟火香港》、《美丽中国》和各省市的对外宣传片等;励志电影,如Legally Blonde等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外和假期学习,使其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得到价值观教育。
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不同主题内容和育人目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小组辩论法
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对高年级学生,传统说教收效甚微,对单元主题相关的社会现象,尤其是相关主题下社会上有争议的问题,或者存在认知模糊的问题,组织小组辩论,锻炼思辨能力,改变狭隘认知,完成自我说服、自我教育。
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目标,通过展示各种现象的历史发展资料,让学生领悟当前才是最好的时代,引导学生珍惜当下,启发学生站在历史角度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自己是历史中一环,应该接过先辈的接力棒,肩负时代使命,建设更美好社会。
案例分析法
在培养人文精神过程中,通过分析各种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案例,分析边缘群体和弱者产生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做到待人有温度,同时鼓励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气质。
任务型教学法
每个单元结尾,围绕单元主题,给出相关思政素材,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自行分析讨论素材,并撰写成小论文,其结构布局、形式字数以及词汇要求参照英语专业八级的作文要求,一方面检验学生在单元学习后,是否形成了相关主题的思政认知和思辨方法,检验思政培养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输出能力,提高学科素养。
教学手段的更新
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提供多模态思政元素,包括围绕思政教学主题的图片、音频、文字、动画和视频等多种思政教学素材,使学生身临其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积极主动思考,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课程考核的变革
本课程已有的评价机制是过程性考核占比50%,期末考试占比50%。在此基础上,添加思政元素,主要体现在:
平时成绩:添加思想品德考核环节,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并计入平时成绩的25%。
试卷编制:考试试卷添加思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考查。在作文选题中,选择具有育人因素的素材并要求学生对某种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此外,在题干编制和阅读素材的选取上,选取传递积极价值观,对学生有启示教育意义的材料,充分融入思政元素。
成果清单:
1. 研究成果:论文、相关课题证书、教学比赛证书、指导的大创
项目和竞赛获奖等(详见支撑材料1)
2. 高级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详见本报告第三部分)
3. 高级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设计方案(详见支撑材料2)
4. 高级英语课程思政设计案例库(详见支撑材料3)
5. 高级英语课程思政大纲、教案升级(详见支撑材料4)
6. 指导的学生论文成果(详见支撑材料5)
7. 育人效果:学生评价、作业(详见支撑材料6)
8. 思政学习心得(详见支撑材料7)
教学目标达成度报告(详见支撑材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