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新工科视阈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来源:淮阴工学院作者:程虹发布:2024-01-03 18:57分享:

淮阴工学院程虹 主持完成了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新工科视阈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JDKT046),课题组主要成员:余柏林、赵志国、韩锦标、刘化喜、贺兰、孔凡柱、赵坚、唐洁方、孙倩娜、杨柳青(前10)。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展现教学成果的中心枢纽,其是否完善有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来说,如何积极应对互联网革命、新技术发展、制造业升级对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构建一套契合高校自身发展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既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
课题组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构建思维、课程内容未能体现普适性、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着力提升课程资源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度、课程体系与个性化需求的契合度、管理机制对课程评价的保障度。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学生个性化需求难以完全契合,缺乏系统性。学生个性化需求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动力,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习目标和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虽然,地方应用型高校能够按照《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而且不少高校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全校创新创业类课程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工作。但是,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研究不足,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较杂乱,课程内容良莠不齐,且以选修课程居多,重理论、轻实践,缺乏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操类课程。同时,创新创业类课程开课单位不统一,由创新创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学生处、教务处等不同职能部门开设,导致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设计、整体性推进,实际教学效果欠佳。
2.创新创业课程与面向新工科专业课程难以交叉融合,缺少协同性。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应涵盖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品质熏陶、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方法指导、实践锻炼和法德教育等多个方面,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但是,不少地方应用型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多是孤立、单一的,并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其开设目的仅是为了让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未真正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特别是与新工科建设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课程内容陈旧,导致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出现“两张皮”、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等现象。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维度与指标权重不够合理,科学性不足。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有了很大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单一的评价不能完全反应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与学效果。地方应用型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其培养质量效果究竟怎么样,却没一个科学的方法去评估,评价体系相当不完善。缺乏构建科学的双创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痛点。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的原则
1.分类培养原则。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仅面向经济、管理、法学院、商学等专业,以及打算创业或参加学科竞赛的部分学生,而要关注到全校学生。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不仅要考虑到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纳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还要将实际操作、模拟演练、创新创业知识内化等课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这些项目化、实践性专门课程应包括创新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方法与技能、创新创业素养与能力等。同时,也要重视“第一课堂”显性课程和“第二课堂”隐性课程资源的收集、归纳、整理工作,丰富课内外教学形式,最大化满足“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的培养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理实并重原则。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因此,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要考虑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如实践操作课程、模拟训练课程等,突出实践性特征。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是理论教学类课程与实践教学类课程相结合、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或是两者有机融合。理论课程教学可以突破传统的“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翻转课堂等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教室、社区、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课堂可以设置在社区商场、厂房车间、田间地头等,教师可以聘请企业创业者、行业管理人员等,课程测评无标准答案。实践教学类课程可以通过集体项目、商业调研、创新创意作品、创业计划等形式,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预测方向的能力。
3.协同开放原则。高校并不是创新创业课程“唯一”的建设者,也需要引进政府、社会、企业等其他公共资源,彼此之间建立密切联系,更好地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实现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思路的转变,即由封闭转向开放。要加强校-政、校-校、校-企、校-所等的合作与交流,按照开放合作的原则共同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共同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师资、共同打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共同评价和持续改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各方主体的优势资源,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4.专创融合原则。“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需要培养具有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人才。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必须全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中,使创新创业的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拼搏精神、洞察力、意志与毅力、兴趣与自信等。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路径
1.明晰需求,确立创新创业课程理念。地方应用型高校应明晰自身对创新人才的内在需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确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理念。要坚持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回归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创新创业类课程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懂创新、会创业的时代新人,实现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相匹配。深化产学合作,深度融合多种资源,加大课程开发与研究力度,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环境。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人品质,课程模块先是基础模块,然后是高端模块,课程类型要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逐步有序衔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全覆盖,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育人新格局。
2.双线融合,再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以学生能力阶梯提升为培养主线,积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线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一是构建通识基础+双创课程、学科基础+双创课程、专业课程+双创教育的“三阶递进”的第一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以第一课堂为主线,实施课内双创教育;二是构建面向学科竞赛的特色类课程、面向论文专利的创新类课程、面向创业实践的创业类课程的“三阶递进”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以第二课堂为辅线,开展双创实践。
3.引培并举,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师资。专业化的课程师资和开发队伍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立足点和关键。地方应用型高校可聘请优秀企业家、行业专家、创业校友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担任专业课授课或项目团队导师,并通过岗前培训、课程培训、骨干研修等方式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施教能力培训,打造一支教学与指导、专职与兼职、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具有较高素质和较优结构的教师队伍,从源头上解决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4.持续改进,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和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推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要基于“内部、外部”两维度,确立课程评价、教师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三个一级指标,并通过专家问卷等方式不断优化指标权重,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系统。其中课程评价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二级指标,教师评价包括课程育人、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等二级指标,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包括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发明专利、学术论文、技术转让等二级指标。各二级指标占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置。外部评价则由政府部分、中介机构、学者或同行、学生等主体共同做出。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