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群混合式教学实践改革
南京传媒学院王更新/曹琦 主持完成了2021年江苏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专项课题““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群混合式教学实践改革”(课题编号:2021JSJY023),课题组主要成员:王颖、董超、孙旭柳、张家瑞、阮甦甦。
一、设计思路
高等教育要把握新特征。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化、现代化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基本特征。应包含多样化的质量标准、评价标准、发展类型、发展路径,并注重开展个性化培养,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群在影视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智能媒体时代,影视传媒行业格局发生了嬗变,媒介技术与教育政策双重驱动广播电视编导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变革,数字化和全球化视野下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为此,“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内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学内容学科交叉、教学方法多元交融、育人机制协同跨界的趋势特征。
影视传媒类专业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实质是作品生产实践共同体、影视理论实践 共同体与课程教学实践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三者可以通过参与和物化建立联系,如何更好的结合技术创新发展是重要的改革思路。本研究着眼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以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以课程群模块形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组建实践共同体教育教学团队加强专业素养的训练,以丰富的实习实践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为国内同类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具体而言,混合式课程群将通过在线课堂创建学习场景,进行互动环节的导演设计、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课程思政进行思想引领和疏导,通过前沿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理想信念、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该方案的实现路径如下:
二、研究创新点
1、本研究聚焦影视编导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跳出传统课堂场景,打破线上线下的壁垒,引入并分析实践共同体理论之于阐释影视实践学习的优势,论述实践共同体理论之于传媒教育教学的认识价值,并相应提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2、提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线平台介入高校影视人才培养模式,以超星等平台为基础,从介入的形式、介入的范围、介入的程度、介入的方法、介入的具体环节设计等方面着手,结合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实际情况,探求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理论、社会及现实意义。
3、混合式课程群建设是课程、教材与教学的综合体,是多维度、深层次的教学变革。本研究从实施的角度,讨论混合式课程群教学设计和组织的关键性,聚集效应成为期待。并通过四个不同年级的持续观察与对比,在广泛的实践中去检验、完善、提高和改进。
三、主要内容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面对面交流与通过媒介交流的融合体,迅速成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的代表。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寻求教学方式的突破,实现“互联网+”、“智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是所有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强调应用性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特性对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该课程群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核心内容包括:
1.搭建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针对原有课程体系不能充分体现行业需求的实际情况,重新建立了“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操作能力学习——实践训练系列课程——校企协同平台及项目——多元学习评价机制”课程体系轴线。调动行业企业力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合理采用混合式教学,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联动,使知识的传递模式转变为多方面的互动传递,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达到深化专业育人的目的。
2.以人才培养为导向,建设和整合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以项目制融合课程体系的独立性,并适时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2020年以来,通过开设超星等平台网络课程组成课程群并实际作用于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中。同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激活翻转生态,引导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项目,再由教师团队加入共同实现回馈社会与价值实现。
3.实践共同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能力提升。关注教师群体中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创新“互联网+”教学实施过程,建立动态跟踪考核机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支持,拓展共同体合作半径,打造“双师型”人才,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策略。
(三)实践目标
本研究以“实践共同体”理论基础和实践目标,以信息技术的支撑策略,紧紧围绕课程群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达到以下目标:
1.教学思维与技术融合,推动教学创新。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优秀的教学思维指导下,充分利用技术工具,形成合理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操作。既包括宏观层面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学习模式设计、学习活动设计。通过对现有课程群体系科学性的考察,结合教学效果与成果调研,在“实践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下,调整体系架构,建立适配后疫情时代的、具有系统性、动态性的教学培养方案。对已毕业学生开展追踪调研,考察教学改革长期效果,结合调研持续推进教学改革。
2.建立混合式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项目驱动,强调师生交流。针对混合式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关注三个层面:学习成效和认知水平;交互和社会知识建构;情感态度。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传统的以总结性为主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混合式教学改革。因此需要建构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本研究在已有超星平台课程的基础上,全面拓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覆盖专业课程群;打破原有教学评价体系,建构适用于混合式教学的质量评价新模式。具体评价的内容既包含线上自主学习情况反馈分析,也包括线下教学活动的表现,融合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3.推动实践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实践共同体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构建存在于实践共同体当中,学习首要是社会参与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学习过程实际是知识构建和意义协商的过程。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学习的含义,同时也强调了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加强学生和老师以及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课堂的重要性。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都经历了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成长、发展。实践共同体不仅仅指向教师间的共同体,也可拓展为师生共同体、校企共同体,在共同体中,个体与共同体整体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了个体与共同体的共生互惠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团队合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交流机制、发展空间,对有利于实践共同体的项目给予政策和资源支持,鼓励基于网络环境的组织协同发展,从而促进师资能力提升和学生能力培养。
四、解决问题
1.构建新型教与学的空间。本研究中的专业课程群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空间,它和传统模式的主要差别在于这个新型空间内,学生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这个空间中没有线性的教学,而是模块化的;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组织与支持,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探究、发现与能力提升;课程群内部的纵向梯度明确,提供学习的层级,而课程群之间的联动明显,提供学习的拓展。构成“上下求索”“左右逢源”的开环。
2.探索混合式教学实践新模式。依据2020年在超星平台的实践和课程改革方案,本课程群将开设与实践基地相结合的线上授课、线下实践创作、线上线下及时交互等创新方法。依托超星平台建立实践素材库、课程群等多方面立体化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方案,促进本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争取为国内高校同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示范性案例,为新文科背景下以交叉融合为路径引领的新技术赋能教学模式创新进行前瞻性探索。
3.集合更加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结合智能媒体时代“互联网+”“教育+”的本科教学改革新理念,通过依托信息技术的课程群、教学平台与国内外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开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有效整合学习内容、教学实施、学习评价等环节的优质教学资源,真正形成突破时间、地域桎梏的新型开放性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