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 曹伟:产教融合引领,数智化赋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文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专家、北京竞业达公司副总裁曹伟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所作的报告,文章根据现场报告内容整理,部分有删减。
个人简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专家,北京竞业达公司副总裁,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视音频、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致力于教育数字化、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主持研发智慧教室、教学大数据平台、智能安全校园、物联智慧校园等多项产品。
从二十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发布到现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各学校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竞业达最近几年的战略目标。今天报告的主题是产教融合引领,数智化赋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竞业达的实践经验,给大家分享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数智化助力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一些实践和探索。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很多高校、职业院校等都做了大量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但高密度、高频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学校都建了大量的智慧教室、实验室,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环境建设硬件堆砌、老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沿袭传统方式、重业务轻内涵等问题。可见,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对设备、技术、集成等层面的关注,与教育教学的内涵相脱节。此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国家层面对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内容缺失,部分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智慧校园建设规范等,但这些规范更多地停留于理念层面,可执行、可操作的技术标准缺乏,导致现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设备、系统和数据之间不互通,信息孤岛、数据孤岛现象越来越多。当前,全球教育现在都面临着从信息化到数智化的转型。不管是信息化也好,数智化也好,都是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那么信息化和数智化的区别是什么?从竞业达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关注基础设施、业务流程,而数智化关注的是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以AI、大数据赋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接下来我从课堂教学数字化、实验教学数字化、考试评价数字化、专业建设数字化、质保体系数字化、就业创业数字化、产教融合这七个方面分享竞业达在数智化赋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方面的实践。
一、课堂教学数字化
课堂教学是学校建设的核心,课堂教学数字化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于知识图谱和AI大模型,建设新一代课程平台。
第二,建设教学数据中台、物联中台等,实现泛在连接和开放的共享。
第三,建设新一代智慧教室,实现全角色服务、全场景支撑、全业务应用。
二、实验教学数字化
实验教学数字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设立实验教学的管理平台,能够采集线上实验的过程数据,通过AI方式智能生成实验结果和报告;第二,传统实验课程的数字化改造,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接入实验设备,数字化采集实验数据,将实验数据与课程平台整合,反映学生最终的达成度;第三,创新实验课程方案;第四,智慧实验室,建设一系列的智慧实验和工程训练中心,适配不同专业的空间建设。
三、考试评价数字化
考试评价数字化要反馈考试评价的全流程,主要包含命题与评价平台、考务平台、在线考试平台、智能考场。考试评价数字化涵盖题库建设、组卷制卡、线上和线下考试的安排、考务的组织、线上监考、试卷数字化评阅、学生学习水平的数字化分析等内容。
四、专业建设数字化
基于过程大数据,要以达成度为主线实现专业建设全流程的数字化,包括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的规划,再到基于课程体系开展学习过程中学生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反馈毕业目标的达成度、学生的就业情况等,最后智能形成专业画像、课程画像,同时也能支撑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
五、质保体系数字化
质保体系的数字化,是要基于数字化,形成一个从教学质量相关数据的采集、日常教学质量的监控,到评估认证工作的开展,再到整改提升的完整闭环过程。通过对智慧教室、教学平台等进行大数据采集、状态数据分析,进行常模对比、指标分析,形成预测预警。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控更多地是要通过AI督导的方式分析教学质量的内涵。在专业建设和审核评估过程中,更多地是要通过数字化跟踪过程,形成持续改进的流程。
六、学工就业数字化
目前一些高校的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还存在一些脱节现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匹配。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从产业需求的角度,通过大数据的方式采集区域内的产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岗位需求、技能需求,生成各种多层次的需求分析报告提供给学校。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要分析学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学习过程数据,生成学生画像、学生成长报告,再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做智能的匹配,实现智能推送适配岗位。同时这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做好支撑作用,能够基于产业需求的大数据了解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高校的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的契合度分析,帮助高校更好地改善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等。
七、创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比如教材编写、实验方案规划等,相对而言有些滞后,因此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需要企业的参与。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与学院合作开展面向产业前沿的专业建设,比如我们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共建了一个信创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第二,与学校一起共建产业学院,比如我们与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合作成立了一个智慧城市的产业学院;第三,产城教融合,比如我们在怀来建立一个面向京津冀人工智能培训基地。
面向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竞业达已经形成了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产品矩阵,从教室、实验室、考场的智能硬件,到开放互联的六个中台,到星空教育大模型,再到支撑教学的新一代课程平台、新一代考试平台、新一代实验实践平台,支撑管理的运维平台,支撑质量保障的状态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平台、本科评估数字化平台,支撑专业的专业建设数字平台,延展到产业的产业需求大数据平台,以及通过产教融合提供的实验课程、专业内涵、产业学院、职业培训,全面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核心目标。
文字整理:南京师范大学 2021级硕士研究生管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