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江南大学仵欣欣主持完成了 2022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 ”专项研究课题 教育生态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2022WYZD003),课题组主要成员:刘玲、陈敏、姜晨娟、杜晔、邢嘉锋。
本研究的成果精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SSCI论文: Wu, X. (2023).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FL teacher agency and sustainable identity development: A positioning theory perspective(英语教师主观能动性与可持续性身份认同发展的历时研究:基于定位理论视角)本研究以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林女士为研究对象,探讨她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如何运用能动性,实现可持续的职业认同发展。本研究主要基于三轮半结构化访谈和其他数据来源的叙述性数据,并借鉴定位理论,旨在揭示英语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轨迹中能动性与专业认同转变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林的叙事分析分为三个阶段 :被剥削和边缘化的教师身份的初始阶段,然后再次成为学生,最后重建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身份。研究结果表明了个体能动性在英语教师职业认同重构中的作用,研究结果也支持了现有文献的观点,即身份不是一个静态或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受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的动态和持续的过程。研究还表明,教师情 绪和情绪调节在主观能动性和认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语言教师能动性和身份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对语言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这对于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2 SSCI论文 Wu, X. (2022). Tears and cheers: A narrative inquiry of a doctoral student’s resilience in study abroad 泪水与欢笑 :一名博士生在海外学习中韧性建构的叙事探究)现有的文献揭示了许多与博士生健康相关的问题,如焦虑和压力,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博士生的流失或退学。心理弹性作为应对心理倦怠的重要策略之一,越来越受到教师群体的重视。但是,对于学生,特别是海外博士生,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英国红霞语言与语言学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弹性建设过程的叙事探究,探讨了博士生的心理韧性。本研究借鉴教师对心理韧性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通过对红霞博士三年学习和研究的生活经历的考察,揭示了博士生中介、同伴、导师、学者、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心理韧性建设的动态和多方面的过程。目前的研究支持叙事探究的价值,特别是批判 性故事分析,作为研究博士生在其候选期间的韧性建构过程的工具。同时,也希望为管理人员、导师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提供见解,以支持和促进博士生的研究之旅。
3 SSCI论文 Ni, H., & Wu, X. (2023). Research or teaching That is the problem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a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research nexus 科研与教学的博弈 ——一位大学英语教师教研关系认知历程的叙事探究)科研乏力已经成为制约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大学英语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科研的必要性,内化教研一体的理念,才能调动其从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本研究对一位大学英语教师教研关系的认知历程进行了叙事探究。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通过中介工具的持续调节以及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才能逐步实现对教学研究的理性认知 进而从 “被科研 ”走向 “要科研 ”的发展道路 。
4 SSCI论文 Wu, X., & Yang, H. (2022). Unpacking the functions of personal metadiscourse in teachers’ classroom discourse 教师课堂话语中的人际元话语功能探究本文报告了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研究了学术英语写作课教师在课堂话语中使用三种个人元话语标记,即参与你、包容我们和自我提及我。该分析基于英国四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术英语(EAP)教师对课堂话语的八个会话的贡献。定量分析表明,教师一致重视学生的积极与课堂指令。定性分析确定了四种与师生互动相关的元话语功能,包括管理理解、管理学生反应、想象情景和管理学生纪律,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九个子类别。本研究拓展了现有个人元话语功能研究的范围,丰富了正式教学情境下的元话语研究,从而加深了我们对学术口语体裁中 元话语使用的理解。此外,它还提供了元话语标记的功能分类,可以为 EAP教学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见解。
为了充分发挥上述研究精髓 的作用,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1)未来研究可以涉及更多参与者和较长时间的研究
与许多其他案例研究的叙事方法一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是将其发现推广到其他案例背景,而是增加我们对特定背景的理解 和知识,这里是博士生的韧性建构过程。然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博士生在特定时期的韧性建构的生活经验,其他学生或同一学生在不同时间可能会有不同的韧性建构经验。话虽如此,目前的研究增加了目前有限的关于促进博士生幸福感的韧性建构研究。参与者对韧性建设过程的详细描述可能会为类似背景下的博士生提供见解,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如前所述,这种个体心理特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今后有必要对这类调查进行更多研究,特别是涉及更多参与者和较长时间的研究。鉴于上述发现,相关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是在研究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可能影响博士生复原力的因素,而且还要在博士生所处的环境中维持这些可能有助于他们复原力建设的因素。鉴于此,可以努力帮助博士生,从他们的诱导阶段,意识到潜在的逆境和回报,或者他们可能会经历的眼泪和欢呼,以及他们可以依靠的资源,资助和手段,以克服困难并建立他们的弹性。因此,他们可能会为博士研究之旅做更好的准备。正如目前的研究表明,它可以通过个人、学校和机构的支持来发展,这将确保博士生保持他们的韧性建构能力并发挥他们的研究潜力。在此意义上讲,本课题研究对负责高等教育机构博士生教育和福祉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管理 人员具有重要的
启示意义。
2)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教师身份认同的动态变化过程
本课题研究也揭示了英语教师为其可持续的职业认同发展而行使其能动性的过程。通过对林女士职业生涯三个不同阶段的经历进行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她是如何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的。它特别探讨了这种能动性如何影响她的职业身份的持续发展,从被边缘化的教师到再次成为学生,最后成为教师研究员。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相呼应,表明持久的个人能动性在英语教师职业认同的协商和重建及其专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Gao et al., 2018; Gu et al., 2022)。研究结果支持了现有关于外语教师认同的文献,表明身份认同不是一个静态或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受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 Bowen, 2021)。首先,林老师在教学生涯初期的自我定位是被边缘化、被剥削的,这与她在工作环境中与其他教师同事的交流有关。因此,这种自我定位来源于内部的自我感知和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二,我知觉与理想自我的不一致促使林发挥她的能动性进行改变( Hajar, 2022 Mackay, 2019)。这说明了个体因素在语言教师能动性中的重要性。第三, 博士学习的机会为她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动力。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支持系统的海外留学教师教育项目对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关注情绪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英语教师过去的教师经历、工作中的紧张以及持续的专业学习参与如何有助于其可持续的专业认同发展( Karimi & Mofidi, 2019)。一方面,应适当关注可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 其中 个人机构应被视为核心组成部分 因为它在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维持期望的教育变化 ”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ao and Gao, 2021, p. 12)。另一方面,由于反思自身的身份转换和多重定位与教师专业绩效和成长的多个维度有关,反思自身的身份转换和多重定位也应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Craig et al., 2018)。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情绪也从我们对参与者经历的分析中浮现出来,尽管目前的研究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个话题。特别是在第一阶段的结果中,林的一些负面情绪的经历刺激了她寻求改变的能动性行为。林老师的经历反映了教师情绪和情绪调节在其能动性制定和认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分析可以告诉我们,教师教育项目也需要关注教师的情绪,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