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考分离”模式的反拨效应研究

来源:江南大学作者:刘丹丹发布:2023-08-03 14:15分享:

江南大学刘丹丹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考分离”模式的反拨效应研究”(课题编号:2022WYYB008),课题组主要成员:刘玲、陈敏、李昱。


    2021年秋季学期起,江南大学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方案(试行)》。大学英语课程引入水平考试,实施教考分离,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课题依托多学科的理念与方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学生课外学习日志研究等多种方法,重点探究和分析“教考分离”模式对江南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与体系各个环节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包括对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学生学习、平台建设与使用、教师发展、评价体系与管理等方面的反拨效应,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增强正面反拨效应的力度,削弱负面反拨效应的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积极介绍与推广改革经验与成果。

“教考分离”对教学的反拨效应

1. “教考分离”实施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比50%;如有期中考试环节,其成绩占过程性考核成绩的2/5,即总成绩的20%)、课堂表现成绩(占比10%)和期末考核成绩(占比40%)组成。

2. “教考分离”团队建设

    大学英语课程组以教考分离为契机,增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学院组织以课程组为单位的试题库建设团队,每学期由学院统筹,课程组长牵头,系部把关,组员动态变化。共建共享试题库,减少重复工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每学期出题组卷,形成试题库可持续发展。

3. 过程性考试监管

    教考分离后,过程性考核更具组织性、规范性、科学性。每学期有6次过程考试,考试时学生在教室用电子终端设备答题,教师监控考试过程,在平台上实时监控学生的测试情况,包括哪些学生未进入考试、考试时跳出考试以及切屏的次数,教师宣布考试纪律,避免出现作弊现象,同时为考试中出现网络异常的考生解决各种难题。

4. 课堂教学

(1)正面效应

l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教考分离模式鼓励教师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能力提升上,教师可以更充分地涵盖各个语言技能和学科领域,提供更广泛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批判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l  教学策略的多样性

   教考分离模式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更多样化的策略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l  教师态度的积极性

   教考分离模式可以使教师更专注于教学任务的组织与安排,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更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和沟通。

(2)负面效应

l  教学内容的疏漏性

   教考分离模式导致部分教师过度强调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

l  教学策略的单一性

   教考分离模式使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和笔记形式的教学,以追求考试成绩的提高。这可能导致教学策略的单一性,缺乏多样化和创新性。

l  教师态度的消极性

   在教考分离模式下,一些教师将教学目标局限于应试成绩的提高,这可能导致教师的教学态度消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不够关注。

“教考分离”对学习的反拨效应

1. 正面效应

(1)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通过增加平时测验的频次并将其纳入总评成绩,学生会感到学习过程更具紧迫感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实时成绩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他们对学习方法的反思和调整,改进学习态度和学风。

(2)学生学习质量提升

   通过每学期课程组统一的多次小测试与平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忙起来,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 

(3)加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水平考试的引入可以更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技能。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在英语交流和实际应用中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参与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令人瞩目,实现了我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一等奖的突破,并获二、三等奖20多项。

2. 负面效应

(1)应试思维强化

   当教学和考试分离后,学生可能更加倾向于应试思维,只注重应付考试,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2)应试环境高压

   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可能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增加。这种压力下,少数学生选择不诚实的手段,如抄袭、作弊等,以获得好成绩。

(3)个体差异明显

   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在考试中表现出色,而有些学生则更适合其他形式的评估。因此,主要依赖考试评估可能会导致评估的不公平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考分离”对平台建设与使用的反拨效应

   考虑到大学英语的课型多样、级别不同,教师根据不同的测试内容,选择最适合的考试平台。面上教学班级选择iTEST智能测评云平台,艺术类教学班级选择WELearn随行课堂测试平台,难度较前者稍低,部分拓展类或替代型选修课(如商务英语听说)选择超星考试系统——学习通考试平台。为帮助学生攻克词汇难关,使用“词达人”英语词汇智慧学习与测试平台。为了保证期末阅卷的公平公正以及高效,使用了科大讯飞纸笔考试系统进行阅卷。

“教考分离”对教师发展的反拨效应

   大学英语课程组以教考分离为契机,增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共建共享试题库,减少重复工作,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暑假、寒假都进行教师试题库建设全员培训,有效提升专业与信息技术能力。

“教考分离”对评价管理的反拨效应

1. 修订评价方案

   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与《江南大学本科公共基础课教考分离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状,外国语学院修订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方案》,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两方面的落实与推进,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化进程。

2. 多元评价教师

   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和评教成绩两部分组成。教师可根据精准的多方数据与建议反馈有针对性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教学专项奖励的评定和教师职称晋升等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成果的推广应用

   在2023年“跨学科、融学术”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虚拟教研室成立大会暨“四新”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论坛上,外国语学院院长方文开教授介绍了江南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尤其是教考分离模式在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综合能力,促进教师发展,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课题进一步实施方案

1主要问题

(1)鉴于英语语言学习渐进性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不会在短期直观显现。

(2)受疫情影响,2021-2022-2学期线上教学的效果有不确定性,如何发挥监管

作用,提升线上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是今后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3)学生在过程性考核方面投入较多时间,部分学生反馈多门基础课过程性考试

同时进行给自己造成了较大学习压力。

2、下一阶段建设目标

(1) 继续整合和优化现有课程资源与平台资源,调整与革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估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2)通过阶段性测试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建立明确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升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帮助教师把握机遇,更新教学理念,灵活地采用并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并促成个人职业发展与团队建设双赢。

(4) 推动大学英语资源平台建设:结合iTEST平台、WE-Learn平台与词达人平台,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过程性考核或小测验与词汇测试方面的题库建设,适时开展自建题库的补充与建设,同时开展微课、慕课等课程资源与平台的建设。

(5) 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测、评、管”的全方位服务平台。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