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宿迁学院 石鲁生、陈莉 主持完成了2021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基础课课程群”专项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1JDKT090),课题组主要成员:陈芬、裴锋、刘杰、王学军、郭凡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课题成果精粹
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时间的共同努力,主要取得的课题成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实践成果,另一类是理论成果,具体成果如下。
一、基于新形态教材的SPOC教学平台
1.新形态教材
《大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思维》新形态教材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验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如下:
理论知识既包含体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数字媒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等内容,也包含了提升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计算机语言与程序编写、数据库管理等相关知识。理论知识部分增加了神威·太湖之光、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中国古老进制、6G中国已在路上等体现课程思政元素的内容,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实验则注重学生在练中学,在学中体会课程思政。实验包含的实验内容及思政元素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内容及思政元素
实验内容 | 实验名称 | 思政元素 |
实验1 Windows 10的基础操作 | 实验1-1 键盘的使用方法 | 学有所用,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实验1-2 文件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 ||
实验1-3 使用Windows设置配置系统 | ||
实验1-4 电子邮箱、搜索引擎及压缩/解压软件的使用 | ||
实验2 文字的处理 | 实验2-1 智能手机 | 文档的图文混排,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
实验2-2 中国载人航天成就 | 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 |
实验2-3 中国C919大型客机 | ||
实验2-4 中国高铁 | ||
实验2-5 邀请函制作 | 批量生成文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 |
实验2-6 毕业论文排版 | 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编辑排版能力。 | |
实验3 电子表格处理 | 实验3-1 制作2022年江苏省各市GDP图表 | 通过2022年江苏省各市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反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实验3-2 制作学生成绩分析表 | 公式、函数、图表、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高级筛选等知识的灵活运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 |
实验3-3 数据筛选和数据透视图表 | ||
实验3-4 产品销售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
实验3-5 主要城市的日照数分析 | 各主要城市日照时长相差较大,反映我国幅员辽阔。 | |
实验3-6 年度购销数据统计分析 | 提高数学生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 | |
实验4 演示文稿的制作 | 实验4-1 南京云锦 |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茶文化融入课件制作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感受中国大美河山。 |
实验4-2 盐城黄海湿地 | ||
实验4-3 乌龙茶鉴赏 | ||
实验4-4 智能制造培训课件 | 通过展现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激励学生早日投身到祖国建设和发展的队伍中。 | |
实验4-5 新产品发布 | 通过幻灯片的美化和修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 |
实验4-6 “中国梦”学习实践活动 | 将中国梦融入到课件制作中,使学生更加明确中国梦的精神内涵。 |
2.校本SPOC教学平台
(1)SPOC教学平台实施过程
本课题SPOC教学平台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和百科园考试系统共同完成。《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课程理论知识全部转为线上,上机实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教学设计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上机实训操作内容等作为学生自学内容,主要通过观看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的视频并完成相应测试题加以完成,遇到问题则及时反馈至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课中,教师根据网络教学平台收集汇总的学生自学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可以是教师讲解上机实训重难点及易错点,也可以是组织学生进行重点、难点、或易错点问题的讨论并进行操作演示,如Excel中IF、RANK、SUMIF、AVERAGEIF、COUNTIF、SUMIFS、VLOOKUP等函数,还可以是小组协作的学习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的翻转课堂;课后,学生使用SPOC教学平台复习整理、延伸学习内容,参与专题讨论,完成课后作业。
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虽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不能对上机操作试题进行自动评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学校引入百科园考试系统,该考试系统可以实现操作试题的自动评分。教师需要设置操作试题的考点(即评分点)及考试(作业)方案,学生根据发布的考试(作业)方案进行线上答题。学生可以根据评分情况多次进入考试系统进行调整,直至得到自己满意的分数。
目前在百科园考试系统中建成的题库包含76道试题,其中Windows基础操作20题,Word文字处理21题,Excel电子表格处理15题,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20题。
(2)线上教学资料建设
整理优化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课程教学资料。根据知识点及课程学时安排,将教学内容分为6章,每章包括多媒体课件(PPTX文件)、教学视频(mp4等文件)、教案、测试题(Word文件)或实验素材等。平台包含理论题库160余道习题、课程思政案例库案例资源31个、教师发布的讨论话题12个、作业库等。
3.改革课程考核方案
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上是“平时成绩+考试成绩”,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变了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当然也应该随之改变。混合式教学强调学生全程参与、深入体会、完整领悟的学习体验,所以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课程任务点完成情况、讨论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等,结果性评价主要包括期末上机考核。考核方式各部分具体权重设置以及在总成绩中所占百分比如图1所示。
图1 考核权重设置及所占百分比图
二、课题组出版的教材和发表的相关教改论文
课题组成员出版教材一部,成员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以项目研究为基础投稿录用两篇教改论文,出版的教材和录用的教改论文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课题组出版的教材和录用的教改论文
序号 | 作者(主编) | 论文(教材)名称 | 期刊(出版社)名称 | 时间 |
1 | 陈芬,陈莉,刘杰 | 大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思维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23年08月 |
2 | 陈莉,石鲁生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的建设研究 | 中国新通信 | 2024年02期 |
3 | 陈莉,陈芬 | 共享共建SPOC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电子技术 | 2024年05期 |
三、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及效果
2022-2023-1学期,在我校2022级金融1、2班开展课题实验,2022级电商1、2班作为普通班,该4个班级由一位教师同时授课。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普通班级和实验班最后考试卷面成绩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如图2所示。最高分基本无差异,说明班级个别学生对操作内容掌握较好;实验班平均分高于普通班级,低分段(0-59分)实验班22金融1班明显低于普通班级,高分段(80-100分)实验班明显高于2个普通班。从卷面成绩来看,本课题新形态教材与SPOC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考核的分数。
图2 实验班与普通班级的成绩对比图
在2022-2023-2学期继续扩大实验班规模,其中22中师1班49位同学在未学完课程学习的情况下,一次性通过2023年春季全国一级(二级)Office系列等级考试41人,通过率达83.67%,8人等第优秀。
四、教学观摩活动
课题负责人陈莉老师于2021年11月开设了一堂课程思政主题的教学观摩课。
五、以本课题为基础申报的其他课题
课题组成员在完成该项目过程中,拓展延伸了两项校级课题,如表3所示。
表3 校级课题相关情况
项目负责人 | 项目类型 | 项目来源 | 时间 |
陈莉 | 课程思政示范课 | 宿迁学院 | 2022年04月结题 |
陈莉 | 校一流课程 | 宿迁学院 | 2023年06月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