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来源:江苏理工学院作者:凌婧君/张鑫发布:2023-06-27 14:30分享:

江苏理工学院 凌婧君/张鑫 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江苏高校“共建高质量的外语教育新生态”专项研究课题“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编号:2022WJYB011),课题组主要成员:杨国萍、罗国庆、张德福。


本研究的成果精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聚焦于英语专业低年级的跨文化教学改革
     本研究的首要创新点在于将跨文化教学的关注点聚焦于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生群体。传统上,跨文化教学主要集中在高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忽略了跨文化能力培养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并且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为了弥补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专业培养中跨文化教育的缺口,通过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跨文化教学改革,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跨文化基础,为他们高年级的跨文化课程学习、未来的专业发展和国际交流打开更广阔的机会。

2)率先采用最新的跨文化能力标准化测试
     本研究引入了最新的跨文化能力测试工具(于2023年3月投入使用),用于评估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水平。现行的大多数英语课程的评价模式仍以语言知识测试为基础,这不适应新形势下跨文化交际技能教学评估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考核模式,又往往聚焦于单一的国内外文化知识, 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认知、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本研究运用的跨文化能力考试(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est, ICT)体系中的CAK模型全面覆盖了6个纬度:跨文化交流技能纬度(communicative skills)、跨文化认知技能纬度(cognitive skills)、态度纬度(attitude)、意识纬度(awareness)、本国文化知识纬度(knowledge of self)、外国文化知识纬度(knowledege of others),为跨文化能力评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将跨文化内容融入基础课程

     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点是在不影响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将跨文化内容融入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基础课程中。根据最新的《英语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南》,跨文化交际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在高年级开设,时长为半学期。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专业方向的大多数跨文化相关课程也在高年级开设。然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将跨文化内容融入基础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积累跨文化知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文观念,有助于构建较为系统和健全的四年制跨文化培养体系,从而确保高质量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思政教学”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融入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跨文化教学可需要借鉴外语课程思政的融入方法,结合教材和教师自身跨文化经验,深挖跨文化主题,除了对国外地理文化知识、风土人情加以介绍,可以结合当下最热门的国内外新闻,搜索
国内外媒体、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视频、图片等,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展示,教师甚至可以自制跨文化内容视频,在学生喜爱的学习平台(如b站)上发布,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社会舆论,形成良性循环。

4)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
     本研究还探索了创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以提供更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跨文化场景常发生于与外国人士的沟通交流中,传统的教学课堂存在较大缺陷和限制,而线上教学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为学生提供更自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促进学生在跨文化教学中的参与和合作。在线上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观摩跨文化网络资源,结合来自不同国家人们展现的实际的生动跨文化场景,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认知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欣赏和尊重各国文化,促进跨文化知识和技巧的掌握。
在线下授课中,教师可以对线上布置的跨文化案列进行一定的讲解,并对学生对跨文化案例的分析展示和讨论进行评估,以此形成线上线下良好的呼应。线下环境也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实践机会,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文化活动等。通过创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跨文化技能和策略。

5)设计教材配套的跨文化教案,建立跨文化教学资源库
     本研究的最后一个创新点是设计教材配套的跨文化教案,并建立跨文化教学资源库。传统的教材往往缺乏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案例,无法满足学生的跨文化学习需求。通过设计教材配套的跨文化教案,可以将跨文化教学与具体的教材内容相结合,深化文化意义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具体的学习材料和任务。同时,建立跨文化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跨文化教学的相关资源和资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这样可以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工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样化和综合性的资源支持。
通过以上的创新点,本研究旨在提升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跨文化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通过聚焦于低年级学生、使用最新的跨文化能力测试、融入基础课程、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以及设计教材配套的跨文化教案和建立跨文化教学资源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跨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和适应能力。这些创新点将为英语专业低年级的跨文化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际交流。同时,这些创新点也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教学中也可以得到借鉴和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上述创新点的作用,以下是进一步的建议和策略:

(一)改善跨文化能力培养体系
     传统的跨文化内容主要从高年级开始开课,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是一项长期不断的终生学习活动。在实际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过程是相当耗时和艰巨的。而英语专业低年级课程(以基础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口语等为主),虽重心在于语言学习,但语言与文化不分家,外语教学需要将跨文化理念贯穿始终,在外语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每门专业课程都应该承担跨文化素质培养的任务。为了培养跨文化能力,应该在大学四年的各门课程中融入跨文化教学大纲,让学生自低年级起就沉浸在跨文化氛围中。在教授某一知识点时,应多去联系和思考该知识点背后的文化现象,介绍文化意识、补充文化知识、在进行文化对比学习等方面入手,改良教学方法,切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师跨文化经历
     跨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师,需要率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变革,以推动跨文化教学取得实效,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为了创造更充实、实际和有益的学习条件和课堂环境,教师需要积极鼓励自己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将跨文化教学内容和主题融入在课堂中。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转变教学理念,促进理念和实践的转换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并付诸实践。为了达成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目标,除了需要改变不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增加教师的跨文化体验。为此,学校需要给予支持,确保英语教师能有机会出国访问,参加各类跨文化活动,并参与跨文化教学研讨交流会。这样,教师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跨文化,积累跨文化经验,同时从教学交流中获取更多新理念。
 (三) 多途径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高等院下需要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跨文化活动,增加跨文化经验,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机会。学校可以创建一个“中外学生互帮互助”小组,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教授外国留学生中文,帮助留学生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留学生可以帮助英专生提高英语,同时也能在互帮互助过程中提高跨文化的经历和能力。学院可以开设跨文化podcast主题英语角,定期邀请英语教师或外国留学生参加,与学生互动,讨论国内外热点,参见Roundtable China(英文podcast节目)。另外,教师有跨文化活动,比如翻译、陪同口译,会议口译,主持等跨文化活动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观摩、小组讨论和学习。也可以定期开展主题文化周的活动,组织英语专业学生参加阅读会,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举行文化讲座和活动,组织夏令营等活动来拓展他们的视野,提升跨文化经历。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跨文化教学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保持对跨文化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关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跨文化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跨文化能力。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有效跨文化教学。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