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构建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范守信、于涛 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基础课课程群”专项课题“应用型高校构建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2WYYB021),课题组主要成员:虞 强、徐 杰、曹 琦、孟蒹蒹、仲 友、周晓进、李富臣。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劳动教育实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劳动教育的知行合一,帮助高校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题组深刻认识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价值、新使命、新内涵,紧密围绕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效性,不断明晰应用型高校劳动育人目标,探索形成了“五维一体”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指导课题组所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相关成果在2022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评选中获评一等奖。
一、劳动教育目标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秉持“让学生有使命地成长”育人理念,围绕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拓展路径、整合资源、丰富载体,积极探索和实践大学生劳动教育新模式,彰显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新价值,提升劳动教育的时代性,逐步确立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五维一体”劳动教育目标。
二、劳动教育路径
2020 年学院印发《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构大学生“劳动+”育人平台和长效机制,全面规划了“政劳结合、专劳结合、体劳结合、美劳结合、创劳结合”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第一,政劳结合。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同时,思政课程均设置实践安排,组织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社会调查。所有思政、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大纲和课堂教学中突出劳动精神、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教育内容。
第二,专劳结合。“3+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7学期设置各16学分的4个拓展选修模块,对接研究生学习、对口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发展通道的差异化需求;第 8 学期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鼓励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增加课程实验或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增加专业实践课程学时学分。规定“第二课堂”6学分毕业条件,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经历和成果。
第三,体劳结合。对接学生体质合格测试标准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明确学生课内、课外锻炼时长和要求。完善体育场馆和设施,推动龙舟、风筝等民族体育项目,开展“阳光晨跑”“荧光夜跑”,举办师生共竞球类运动赛事、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第四,美劳结合。依托地方优质资源校企共建传统文化进校园选修课程,丰富美育课程体系。开展美育课程师生成果汇报雅集雅剧、大学生艺术展演、“四美育人”校园短视频大赛、以“艺”抗疫专业彩绘等活动,丰富学生“美”的体验。宣传校园大美典型人物事迹,引领学生对美的向往。
第五,创劳结合。构建“四位一体”沉浸式创新创业劳动实践融合体系,打造校园创业孵化园创新实践基地和18个学术型学生社团开展学术研究,成立AI产业学院,增设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呼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开展数字劳动教育。
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依托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和“第二课堂”等5个课程模块载体,逐一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或教学安排,建构“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通识必修课程。专门开设 2 学分 32 学时的“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所有思政课程均安排 1 学分的社会调查等劳动实践内容。
第二,通识选修课程。利用慕课资源推介兄弟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基于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开设龙舟、古琴演奏、服装设计等体验人文、生活之美的课程。
第三,专业课程。所有专业开设1学分16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引导学生明确社会对本专业知识与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鼓励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增加课程实验或独立开设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训练的机会;专业核心课程配套设置不少于1 学分的课程设计,指导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设计训练;“嵌入式”“微专业”改造中来自企业的课程比例不低于20%。
第四,实习实训课程。规定人文类专业、理工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分别不低于25%和30%;所有专业学生第7学期可选修顶岗实习或自主创业等实践性模块课程,完成实习任务或创业项目实质性运行申请认定学分,第8学期可结合顶岗实习完成和企业项目相关的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校企“1+1”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生产一线的劳动规范、劳动技能教育以及敬业精神的示范引领。
第五,“第二课堂”。统一毕业要求6学分,以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成长活动、志愿服务、科创竞赛等方面的经历和成果为认定依据。每学期第一周设立为劳动周组织学生集体劳动,利用相关时点时节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劳动教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专业聘请产业教授、劳模、创业导师等进校开展劳动精神、创业精神宣传等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4次。
四、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学院结合学科和专业实际,整合育人资源搭建了以“日常生活、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为内核的劳动教育“五维一体”实践平台。
第一,日常生活。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期间,开展宿舍内务评优活动;学生党团组织常态化组织开展教学、生活场所集体劳动,结合植树节、端午节、中秋节组织学生开展插花、包粽子、做月饼等主题活动;增加勤工助学的劳动实践岗位,增设班级劳动委员加强学生宿舍卫生管理;每学年家校联动集中开展“感恩养育我劳动”返校话感受活动。
第二,实习实训。第7学期设置顶岗实习模块课程丰富实习实训内容。实习实训动员安排不少于2学时的“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或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授课,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校内和校外“1+1”双指导教师配置,聘请劳模、企业技术骨干等工作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学生实习实训以提交作品或撰写总结等方式接受考核,考核通过方能获得相应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鼓励学生深入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实践性、应用性课题研究。
第三,专业服务。组织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社会服务;建设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电商互联网创业等平台,支持学生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研发,深入生产一线体验劳动,了解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常态化开展园林专业学生认领养护花木、护理专业学生急救要领演示、美术专业学生彩绘校园、服装专业学生时装秀等活动。
第四,社会实践。利用地方社会资源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乡村振兴开展“红色筑梦之旅”“乡村振兴,家乡有我——返家乡云带货”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情感、体验劳动价值;职业体验(顶岗实习)一学期,学生身处生产一线动手操作训练劳动技能,亲身体验企业指导老师、工人师傅的敬业态度和工匠精神。
第五,校园文化。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走廊、教室等营造校园劳动文化环境,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优势,推进“劳模进校园”“我身边的最美劳动者”“毕业成果作品展示”“校园TDM”讲堂等活动,立体化宣传劳动教育,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