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徐州工程学院 薛浩/李平 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20JDKT155),课题组主要成员:申可、薛刚、仇大勇、张丰、付常喜、马文超。
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践行立德树人的创新之举,更是实现新时代“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路径,具有具有强烈的时代诉求感、现实针对性和行动实践性。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本质就是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因此,本课题从共融共生视角来研究“如何促进与提升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机制与方式”。即致力于“立德树人”为己任,寻求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契合点,基于高校体育课程这一载体开展项群化建设,深耕其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元素,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环境与模式,潜移默化地融汇到体育课堂中,以提升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同育人的效应和效能。具体研究如下:
1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学理根据
1.1立德树人:课程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高等教育主要就围绕“教育人”和“培养人”两个基本任务,通过对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来实现学生的道德养成和能力提升。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和教学相辅相成,教学过程的始与终全程都蕴含德育,不涉及任何道德教育的单纯性知识传授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论是体育课程还是思政课程在根本目标和价值指向上是一致的、相容的,只是在培养模式、教育内容、载体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上有所差异和区别。从规范伦理学视角来看,体育课程的目标就是如何在体育课堂中形成道德知识、习惯养成与规范行为。历史实践表明,尽管在不同时期高等院校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甚至是高等教育目标从未停止过调整,但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始终未曾改变。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它或显性与隐形、或多或少地都在将立德树人施行在授众主体的身体、思想与灵魂中,而逐步实现其理性认知、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
1.2共融共生:课程发展理念的通约性
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课程理念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决定因素,若没有课程理念的指引,任何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定位、解释或追求都是枉费心思、劳而无功。而今,在社会总体运行发展、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回归和学科综合交叉融合的综合背景下,“共融共生”课程理念也随时代新发展、教育新要求、课程新期待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学科/课程交叉融合的新风向。体乃德智之本,没有体育的教育如同无源之水,离开教育的体育犹如空中楼阁。长期以来,思政课程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知识和成功经验,为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提供了先验基础;而体育课程也曾将“育体”与“立德”坚持贯穿在学校身体教育的全场域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二者从共存走向共生提供了物质载体和重要条件。因此,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共存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教学过程与实践中,在课程理念上是通约性的,二者在“立德”和“树人”目标指向上具有同一性、运行过程上具有相容性。
1.3学科交叉:学科性质归属的适切性
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全面展开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也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学科发展目标之言,学科交叉融合是一种教育性变革,即是要通过教育思想的转变和学科教育的整体化来推进不同学科/课程融合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而今青少年社会道德问题日渐突出,仅凭思政教育单一载体方式来解决当前青少年道德危机、德育危机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这就需要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叉融合起来、共同育人,从而实现“三全育人”。体育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下思想政治工作全面部署的积极响应和具体应对;同时也是学科交叉综合推动的结果。体育课程思政也只有在课程融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体现和实现学科交叉的属性,才能充分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效应和育人效能,并不断培育学科交叉新的生长点。
2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2.1困境一:体育成人?
从学理层面来说,由于体育之身心一统、内外兼修的特点,其立德树人内容与方法相较于其它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和自成一格的实践体系。然而,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只是被看作客体工具而曾一度被技术化和物质化,这样所产生的后果便是学校体育课程主体的弱化或虚无化。不仅如此,由于各种社会思潮及其社会复杂环境使然,对体育成人的态度和做法饱受争议、怀疑甚是鄙视。其主要表现:其一,价值自足性。世人对体育价值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体育育体的手段与方法上,而忽视了体育自身之本体价值,即体育仅是立德树人的手段而非目的。其二,应试教育。学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看似越来越重要,但是体育在教育中的功能消减问题却日渐突出,特别是应试教育甚是窄化了体育德育功能。其三,体育教师。虽然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学校体育乃至体育老师长期遭受社会、家长、媒体等误解、污化甚至诋毁。虽然体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因子,但却在现实教学中却未曾表现或表现得不足、不够深入,这就可能造成长期以来世人对体育立德树人之功的怀疑、弱化甚是漠视和否定。
2.2困境二:何以融合?
当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格局尚未有效形成,往往各司其职、各行其是,二者存在角色缺位、环节脱钩、重心偏移以及“两张皮”等现象,思政教育也因此陷入了“孤岛化”困境。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是两个独立的课程体系,尚没有融合发展的历史与经验,对体育教师和思政教师将是新的挑战如若将思政元素碎片化地植入体育课堂,不仅在形式上显得生搬硬套、杂乱无章,而且不利于道德养成和践行自觉,也弱化了课程思政的学理内涵,因而难以形成价值引领内容与目标体系。此外,在教育理念、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上,都还没有形成合力。在面临复杂环境、社会问题以及学科交叉时,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和无往不利的。基于以上对体育课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业已存在、可能发生的问题深刻透析,二者的深度融合而共生依旧任重道远。
2.3困境三:谁为主导?
在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彼此交织、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现实中,谁来主导二者协同育人理念的创新、载体的依附、内容的规定以及融合的路径呢?“以体育教学为主、思政教育为辅,还以思政教育为主、体育教学为辅”将是一个悬而未决且困扰始终的问题。而今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政策与环境推动下,谨借课程共建、共生、共享教育理念,二者更加紧密地渗透、结合、融合而走向共生是其关键。在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政课程地位的同时,引导体育课程主动参与思政教育中才是重中之重,而不应停留于谁是主体、谁为主导的困局上。
3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价值导向
在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以浸润融合理念为行动引领,一手抓思政课程建设,一手抓课程思政建设,从把握育人高度、提高思想深度和扩大参与广度的多维视角来充分认识、持续推进和切实保障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的融合,科学探索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新体系和新模式。高校应在政策引领、制度保障、资源支撑、氛围营造上发挥重要作用,还应注意课程融合的主动性、强化课程融合的科学性、注重课程融合的灵活性,以期着力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3.1理念先行:引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新风尚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不仅传授知识,也传授道德。体育既能树人,又能立德,兼具双重功能。鉴于以上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嬗变与价值转向的分析,新发展阶段,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思政应基于人文主义理念而逐步落实到学以成人、学以成才、学以成长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抓教材、教师、教学三大关键要素,致力于全课程、全方位、全链条育人而达到知行合一。学校体育课程思政理念要充分体现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思想理念与具体实践相统一的理论逻辑,应基于人本主义与核心素养的双重视角,以国家与社会、学科与课程、主位与客位的相对又统一的逻辑为关注点,并以此来创新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施教,从而引领课程思政全面推进的新风尚。
3.2制度通约:形成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新规范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已进入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日渐深入,并得到逐步落实。在管理制度与政策支持上,要打通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政策壁垒,开创二者融合发展新局面,形成在领导重视上通气、政策支持上通约、管理模式上通顺、内容与方式上通达、评价机制上通用,并不断开展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学术研究。此外,应坚持把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作为重要建设内容,持续推进学科交叉平台以及体制机制建立,也为体育课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施展舞台和保障体系。(1)体育课程思政制度化建设。在制度保障上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主体平等、资源互补、课程共建而形成合力,其育人效果也逐渐从单薄扁平转向厚重饱满并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切实提高育人效能。(2)体育课程思政常态化运行。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就是基于体育领域中的思政元素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共生性、长期性、可持续性的课程育人运行模式,力求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在育人理念、目标、方式、内容上深度融合,力求在育人机制上常态化、可持续化。
3.3课程创新:培育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新动力
理念创新是实践行动的先导。体育课程于与思政教育融合要摆脱过去由各种单向度的学校体育期待所造成的体育课程片面化的价值标准、立场与方法,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大格局中,协同思政教育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思想教育中价值引领、实践养成的重要作用,形成体育课程思政行为的主体性自觉,创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新理念、新机制与新模式。在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具体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即以新思维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以新发展推动新方法,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从而体育课程思政的创新发展。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应在内容维度、技术维度、关系维度、空间维度上进行创新,以适应当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运行的新要求。此外,由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特定时空结构的产物,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模式、方式和方法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3.4主体融合:开创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新格局
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就实质而言即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化,是体育课程对接课程思政的殷实路径。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应发挥思政与体育教师主观能动性来探索思政资源与课程内容的天然契合点,使二者在实质上、深层次、自然化和全方位融合,架构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于一体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思政资源育人效力。(1)从各自为政到同舟共济。应打破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原初格局、摆脱融合困境,科学构建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间“对称互惠共生”的关系,真正使二者从各自为政走向同舟共济的新局面。(2)从同质效力到同向效果。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之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应该说是二者融合的初心所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积极构建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认知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以使二者在同质效力的基础上实现同向效果。此外,还应充分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将思政与体育教师调试在同一频率上共同效力于立德树人,思政课程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会他们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和个人发展调整到同一频道上,并引发其共振。
3.5资源共享:开拓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新空间
体育课程因其广阔的载体与丰富的内容都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予以实施的可能空间。不宁唯是,体育较之其他学科课程,具有内外兼修、铸魂育人之“体用双练”的复合属性。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呈现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特征。二者宽广丰厚的育人载体、内容与方式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宏观层面来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安排与战略部署,积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创设课程思政教学平台,为体育课课程与思政教育在资源共享上提供基本航向,以期实现思政资源沟通与共享。为此,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上,还需要积极搭建思政教育协同中心、合理组建学科交叉师资团队、统筹推进体育课程群思政建设、扩大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交流合作。另外,在充分抓住思政教师长期以来育人经验与总结分享的同时,还应积极挖掘、探究、萃取体育课程隐藏下的思政元素,研究如何差序嵌入到体育课堂中,真正做到水乳交融、润物无声,而不至于体育课堂为思政而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