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融入研究--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为依据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作者:焦优平发布:2023-05-29 10:23分享:

江苏海洋大学 焦优平 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融入研究--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为依据”(课题编号:2022WYYB012),课题组主要成员:李爱华、宋明慧、朴正实。


  在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指导下,高等外语教育、教学模式转向多元化、自主化和个性化,以契合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为国家输送具备跨文化、融通智慧的国际化人才。顺应国家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江苏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在英语、韩语、俄语、日语专业教学建设中,增设《中国文化概要》、《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讲授,增进学生对我党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在面临国外思潮,特别是西方话语中心局面时,如何使学生提高思辨力,更加稳健地展开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厘清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是本研究的起点。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近年来最重要成果。本课题在此成果基础上展开。通过检索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条件:(全文=中国传统文化) 并且 (全文=英语专业) ) (精确匹配)可得相关文献总数:4918 篇,总体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最早的相关研究起步于1990年,进入21世纪后研究热度不断升温,2022年达到最高点。研究主题主要涉及: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失语、翻译教学等。

  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相结合的相关研究文章共 597 篇,最早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06年,自2012年之后研究热度不断升温,2022年达到最高点。与文化术语库相关的研究文献36篇,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直接相关文献6篇,主要涉及相关中华文化术语的翻译策略及自身特质研究。而将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专业教学与思政相结合的相关研究检索未见。因而本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1: 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英语专业”相关文章发表年度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在大规模、共时化的外来文学与文化思潮裹挟的全球化浪潮之下,作为- -支历久口弥新的中坚力量,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创造性地体现对外来文化的阐释,重新确立世界多元语境下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发挥外语教学应有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差异中的关联,达成思想方面的辨识与汇通,同时,通过双语的学习视角观照中外文化,对学习者、教育者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这首先需要厘清"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 文化”+是由具有思想力的人类创造的,内涵非常宽泛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亦称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系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发源、存续、发展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一多方面的内涵,包括:观念文化、历史文物、社会制度以及古代典籍。有系统的思想+ 理论被称为观念文化,这是各种观念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张岂之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除观念文化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历史文物。文物含器物,如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铜镜、。古钱;含艺术品,如书法、绘画;还有古建筑、陵墓、古代服饰等+。除文物处,传统文化中还含有社会制度,即所谓制度文化,以及关于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古代书籍。”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由中华民族创造构建,是凝聚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呈现的概念和核心词,是构成中华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知识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国力日渐强盛的背景下,准确解释和翻译反映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特征与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核心术语成为高等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及效度分析

  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为依据,江苏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一线教研、资料查询与问卷调查等方式,本研究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整体融入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向的专项引导,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民族文明、思维方式、信仰理念、风俗习惯、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政治教育、历史、地理、科技相关的关键术语;并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与研究,检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达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教学目标。

  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具有历时与共时特性:1.前期搜集、研究《中国文化概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相关材料,完善英语专业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体系设计;2.基于产出导向法(POA)理论框架。从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方面,将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3.依托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目前已开发的1000条术语为基础,以江苏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20 2个班共71名学生为受试者群体,通过设计知识问卷调查,考察学生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包括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双语的学习,在中文、外语方面相关知识领域语言表达能力的变化、波动情况,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达成情况;4.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效果、内化能力提高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学生课程满意度,及时进行课程内容调整。在《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教学实践中,主要从如下方面增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  

1.优化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有效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和路径,通过文化间对比、交流和互鉴学习,实现平等交流与融通,从而为优化中华传统文化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提供方案。《中国文化概要》课程共1632学时,授课内容涵盖:中国历史梳理、中国哲学(以儒释道三家哲学为主要脉络)、汉语文字、中国文学、中国艺术、中医、中国发明与教育等七大主题。平均每个主题安排2周课程。授课过程注重学生参与度。由于疫情影响,有8周课程是在线上进行的。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生双语能力,在一些中华特色词汇和术语的阐释过程中,先由学生进行解释,发送信息到学习平台,再由老师进行讲解。

2.提升跨文化阐发与对话能力。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为基础,外语为媒介,系统、全面讲解中国传统哲学、文学、文化,使学生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术语学习、经典哲学、文学作品诵读,系统掌握中国文化,切实提高学生能力。在讲解中西方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比西方基督教与中国哲学思想的差异,由同学们撰写课堂小论文,再由老师综合评价。

3.使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成为外语学习的基石。对学生而言,中国文化的底蕴是真正提升个人外语水平的基础;对国家人才培养发展战略而言,立足中华文化才可以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通过课程的学习,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知同学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的认知不断增强。

4.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使命担当。从差异思维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使外语人才培养服务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间友好交流与互补融通的目标,为尊重差异、减少隔阂,增加包容,真正实现平等相待,以及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和谐发展做出贡献。许多学生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侵蚀的现状时,都有充分的认识。 

  教学过程具有如下特点:1.通过制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体系,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包括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为主要内容,注重中国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构建。2.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以中华文化术语库正本清源的术语,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依托,引导学生自觉、自发、潜心学习中国文化。结合时代背景和发展动态,全方位、宽领域地论证和评估,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3.教学合一、平等交流、文化互鉴。在尊重思想史、学术史和文化史的前提下,阐释符合当今中国实际和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共同价值观,发挥中国文化传统教学在外语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传递中国文化,使教学合一,实现文化平等交流。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