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南京审计大学英语专业(涉外审计)为例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作者:江振春/梁君发布:2023-05-22 11:25分享:

南京审计大学江振春/梁君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外语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以南京审计大学英语专业(涉外审计)为例”(课题编号:2022WYZD009),课题组主要成员:唐雯琬、王晨曦。

     截至2021年,我国高校外国语文学专业类下设的本科专业已达64个。全国1145所普通本科学校中有994所设有英语专业,其中翻译专业点106个,商务英语专业点146个。英语专业规模巨大,在校总人数逾百万。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对于英语人才有了更加多元的需求,对人才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多数英语相关专业并未提早布局,培养的人才在质、量以及多元性等方面都很难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各种专业“千校一面”、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发展鲜少的现象。
     作为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南京审计大学英语专业一直与时俱进,主动识变,积极应变:2001年设立,同年招收本科生,2005年增设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英语专业细化为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和商务英语方向。2011年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2020年,以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项目建设为目标和契机,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专业改造,设立英语(涉外审计)专业。2021年英语专业招收两个方向的学生,语言文学和涉外审计。2021年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启动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精神,7月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完成了英语专业(涉外审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2021年底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内涵丰富、外延宽广。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体系为引领,打造英语专业涉外审计方向,努力建设成为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计划建设一批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专业建设中始终思考平衡好以下三个问题:
1.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旗帜鲜明地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育的根本,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英语教育体系,探索英语类课程思政新模式和协同育人新举措,努力培养具备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
2. 服务国家战略、区域需求和校本特色。
    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定位于国家治理类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审计及经济监督的成果,提升人才的国家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符合《南京审计大学“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发展目标:突出“需求导向”,推进专业升级和交叉融合。紧扣学校“培养品格与学养并蓄、知识与能力并重、国际与本土并举的复合式、应用型、创新创业性人才”的目标定位,推进新文科建设,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优化和机制改革,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之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强烈需求,为促进改革开放、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和全球治理等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南京审计大学作为特色财经类高校的内涵建设,有必要培养审计翻译人才,推进审计学与相关学科专业的融合与共生,巩固以审计为核心的“三圈层”学科生态新体系。
3. 推进内涵发展和创新教育
      推进英语类专业发展的系统性改革,探索多方向、跨专业、宽口径的建设思路,培养高质量的英语专业人和复合型英语人才。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努力营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相结合的智能化教学环境。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进一步加强对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力度;把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体系统一设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行业、企业、研究所的合作,依托产业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基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实践实习基地等,建设跨院校、跨行业、跨专业的协同育人平台和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不少于毕业总学分的 20%。
    本课题通过一年多的深入的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学习国内外英语专业发展的经验;邀请校内外行业专家、相关用人单位、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院英语专业发展把脉,献言献策;学院班子组织教授委员会、系主任、全体教职工按照政策调研结果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南进行全面深入修订;然后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落实课程改革和师资培养。有序完成课题既定目标,在推动文科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专业改造升级、产学研协同育人、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师团队发展、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并产出了一些标志性成果。
    1.推动新文科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建设立足江苏、面向行业、服务国际组织对涉外审计人才的需求,秉持“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的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以产出为导  向,将学生培养成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必要的审计理论与实践知识、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还通晓不同国家审计体制和文化、审计准则以及国际组织运作机制,能够胜任涉外审计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英语人才。
    2.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化“英语+审计”特色,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的同时,科学嵌入审计、财经类核心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由英语类主干课、审计类主干课、经管类主干课构成,重视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提高素质,采取“宽”、“厚”、“活”三维能力培养模式,即较宽的语言能力,较厚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宽”侧重对语言能力培养,即以学生英语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拓展为中心,以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基础,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以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厚”侧重专业能力培养,指拓宽专业口径,夯实英语语言文学知识的专业基础,着眼于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与语言文学知识的系统传授;“活”侧重适应能力,即增强未来岗位群的柔性化特征,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通过开设专业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并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师资以英语系专业教师为主体,吸收审计、财经类优秀教师加入,加强复合型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3.教师团队发展:多措并举,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教师在夯实本学科技能的基础上,在学校审计学、经济学、法学等一流学科的引领下,逐步实现转型发展,在涉外审计领域发挥专业特长。一是院内外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结对子,助力外院教师转型。二是教学工作坊制度运行良好,围绕最新教学前沿动态和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和学科类竞赛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活动质量,确保教研活动出成果显实效。以此带动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和讲座约50场。三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课程组、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的积极性,形成研究型团队氛围。四是积极参与审计实务:参加联合国审计项目,为审计国际会议、论坛等进行口笔译,并指导一带一路审计硕士,从而快速培养高质量双师。
    4.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深入研究专业规划和专业认证的相关要求,注重研究本科教学水平审核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主体,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联系和教育教学规律,整合课程设置,明确课程内容,规范课程名称,并依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理顺和优化各课程之间和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保证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认证标准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点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都能落实到位,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出发,对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进行整合与改革。院内外强强联合,共同打造5门全英文课程(《管理学导论》《国际审计准则》《审计学》《英文审计报告撰写技巧》《审计翻译》),陆续开课。英语专业演讲、写作课程、翻译课程使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进一步推进“三进”工作。
    5.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科竞赛为焦点,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点提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构建智慧教育学习环境,实现全课程数字化,建设审计相关语料库和审计报告批改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与水平,以“互联网+”和挑战杯等比赛为契机,从撰写修改报告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新文科交叉融合等多角度进行实践能力提升。
    6.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落实科研工作坊制度。围绕学科前沿,举办外国语学院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系列讲座。实现教师分类,帮助教师扬长避短,重新确立学科团队,攻坚克难,提升学院教师整体科研素养。
取得的一些标志性成果如下:
   1.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2.课程:获批立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结项1项,新立项2项。校级教改课题立项3项,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项目立项2个。国际人才英语考试落户我校,并成功组织了两次考试,成绩良好。
   3.教师教学获奖:教师获得省级教学竞赛奖项1项,校级教学竞赛奖项4项,获得校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1名,4位老师获得2020-2021年度“学生评教奖”,2位老师获得2021-2022学年“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2位老师获得第八届“外教社杯”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师翻译大赛(本科组)奖项,5位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指导教师奖项。1位老师获得2022 年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4.学生获奖:2022届毕业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93.56%,六级通过率73.73%。2022年获批立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3项目,其中校级1项,院级2项。1支队伍获得2022年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1位老师获得2022 年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获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其中省级重点1项、省级一般1项,校级2项。6个大创项目均已良好结果结项,其中省级重点2项,省级一般1项,校级3项。学生荣获第二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省级特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0项;第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省级二等奖3项;江苏省第二届“阿拉丁杯”翻译配音大赛获省级三等奖2项;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获省级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省级三等奖2个、二等奖1个;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2位同学获华东地区三等奖,创历史新高;“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获省级三等奖2个、二等奖1个;“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获省级二等奖1个。
    5.学生升学情况:2019级总学生数为49人,有34位学生参与考研,考研率达69.3%。2022年研究考试,外国语学院有17位学生达线,达线人数占参考人数的50%,其中5位学生的初试成绩都在400分以上,超出外国语学院历史水平。截止当前,已有8位同学被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东南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录取。
本课题的特色及创新情况、应用推广情况如下:
    1. 服务国家战略。契合《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的“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为培养审计翻译人才,向世界讲述中国审计故事,扩大中国审计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扎实基础。
    2. 服务区域经济。契合国外企业及国际投资大量涌入,涉外审计业务逐步增加,对审计翻译人才的大量需求。
    3. 紧扣校本特色。推动南京审计大学作为特色财经类高校的内涵建设,推进审计学与相关学科专业的融合与共生,巩固了以审计为核心的“三圈层”学科生态新体系。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