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中国文化安全教育与高校外语课程教学融合研究

来源:江苏警官学院作者:蒋荣丰、刘雪晴发布:2023-01-04 15:39分享:

江苏警官学院蒋荣丰、刘雪晴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中国文化安全教育与高校外语课程教学融合研究”(课题编号:2020WYKT010),课题组主要成员:沈莉莉。


(一)关于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中国文化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主动性。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执行主体是教师,高校外语教师对中国文化安全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对外语课程教学是否能贯彻落实好国家安全教育责任,树牢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敏锐度起着先导性作用。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外语教师对文化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认识模糊,自身缺乏足够的中国文化安全自觉,文化安全教育意识不强,对文化殖民、文化入侵的影响认识不足,对中国文化安全教育融入高校外语课程教学的理据缺乏思考。事实上,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与血脉,承载着民族传统,凝聚着民族利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国家的基石。历史充分证明,文化的兴衰关联着文化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文化安全既是国家安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安全的隐性与显性表达。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没有文化的安全就没有完整的国家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包含多方面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内容包含政治文化安全、语言文化安全、经济文化安全、社会文化安全、信息文化安全、科技文化安全、教育文化安全等层面。
       高校外语教学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多侧重英语语言点的教学和篇章结构的写作特征分析,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虽然会注意结合英语语篇背景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大学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仍以应试为教学目标的教师,大量的教学时间用于具体语言知识的讲授与练习,鲜少有时间组织对文本内容所涉及文化的讨论与辨析。虽然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文化是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更注重对文本中所涉及的西方文化的解释。这种教学活动虽然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风俗和宗教,但明显缺乏对本土文化安全的思考,缺乏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批判吸收。整体来看,由于高校外语教师对国家文化安全认知不深,导致本土文化安全教育受到影响,中国文化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国家文化安全观,不利于我国文化安全的发展与加强。
2.中国文化安全教育融入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不够,既体现在融入的内容不够全面丰富,又体现在融入的方法不够多样灵活适切。

      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教学大纲规定的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鲜见从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的总体视角去思考与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中缺乏对中国文化安全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建设路径等内容的凸显与滴灌,学生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受到的文化安全教育较少。同时,中国文化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路径与方法比较单一。
3.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活动缺乏中国文化安全教育设计。

     目前,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聚焦英语语言实践和跨文化交际实践。在语言情境训练和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课堂活动较多关注中外语言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原则的适用,较少组织学生在文化比较中思考和关注文化的隐形负迁移与潜在的影响,提高文化自省和文化创新的自觉,积极促进民族文化守正出新,主动捍卫中国文化安全。
4.新形势下高校外语教师中国文化安全教育能力亟待提高。

     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信息传播的自由交流,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承在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下正在失去原有的空间。美国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行美国文化,用“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薯片”、代表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化的硅谷“芯片”向其他国家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在赚取巨额经济效益的同时企图用美国文化称霸全球,潜移默化地消解各国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威胁文化的独立性和传统文化的延续,弱化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许多年青人因西方文化的扩张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语言使用、消费理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西化”特点日益明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选择和传承趋于淡化,中国国家文化主权在内部被动的选择中面临威胁。外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国家文化安全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对高校外语教师的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应该是系统和持续的。既要有对文化安全概念的阐释、国家文化安全形势分析、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路径探讨等系统全面的介绍,又要结合外语教学实际,持续把国家文化安全教育融入外语课程思政全链条。
(二)关于中国文化安全教育与高校外语课程教学融合对策
      1.要高度重视对外语教师的文化安全教育。应制定符合外语教育现实的文化安全教育政策。从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原则和措施三个维度来明确高校外语教育的理念、目标和价值链以及可行的实施路线图。政策中要高度重视对外语教师的文化安全教育。文化安全教育要素融入外语课程,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为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供给,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化安全教育与高校外语课程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国家安全教育的贯彻落实。
      2.要积极提升外语教师能力素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外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思辨素养,要对自文化和他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能够看到文化的异同,正确地传递语言和文化信息,帮助学生克服文化误用现象,避免用自我标准去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避免文化交流的误解和文化传播的变异。其次,文化安全教育也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守正创新意识。中国文化安全指基于主流价值体系的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与发展环境不受威胁,中华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免于危险。具体体现在文化主权独立完整,文化DNA保持稳定,文化特质薪火相传,文化自信坚如磐石,文化产业呈良性发展,文化生态欣欣向荣,文化安全法治保障与预警机制完善。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安全状态是:文化主权不受冲击,文化传承没有断裂风险,文化发展创新不受阻滞,文化资源不受破坏,文化利益不受侵蚀,国家文化处在安全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之基石,文化守正创新是维护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文化的力量,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自觉地将文化传承、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创新的理念融入到语言教学,传递到学生的心中。第三,大力提高外语教师围绕文化安全教育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积极鼓励外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文化安全的概念、文化安全危机与应对,将最新文化安全案例融入到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文化安全教育中传递信任期待,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同时鼓励教师将文化安全教育融入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比如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德教育、国民教育等等,有效提高文化安全教育质效。
       3.应加强对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研究。建议高校教师从文化安全的概念、理论特征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对文化安全理论进行学习和探讨。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对文化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做了一些分析,主要是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实证研究相对不足,且研究更倾向于对文本进行解读和解释。关于文化安全教育如何与具体学科结合的研究很少。面对复杂的文化安全形势,亟待提高全社会的文化安全教育认知。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亟待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开展相关研究,提高文化安全教育的系统性与针对性。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