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小学教育专业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心理学基础》建设探索

来源:宿迁学院作者:朱沛雨、刘文发布:2022-12-30 19:46分享:

宿迁学院 朱沛雨、刘文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省“高校专业课程群和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小学教育专业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心理学基础》建设探索”(课题编号:2020NDKT022),课题组主要成员:李学农、王聿泼、高  昕、杨传达、周  洋、殷如意、党峥峥、刁  力、刘  兰、朱羽潇。


  小学教育专业承担为基础教育输送优秀师资的重任,结构清晰、内容协整的课程群有助于师范教育质量的提高。教材是课程群建设的中心环节,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新形态教材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新形态教材内容整合、呈现形式不够明晰,教材与在线课程的关联、融合不够顺畅等问题。所以,以《心理学基 础》为例的新形态教材建设探索研究不仅有利于引起本门课教学质量,亦能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新形态教材建设提供借鉴,引发“互联网+”下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本研究所提出的新形态教材《心理学基础》建设的原则、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形态教材建设理论。

  归纳了新形态教材的概念与特征。基于理论研究,本课题认为教材的形态呈现出由单一的纸本呈现形态向静态的数字化形态,再到动态的、交互的数字化形态的转变,具体表现为“纸本教材”—“纸质教材+二维码”—“纸质教材(含二维码)+富媒体电子教材”—“纸质教材(含二维码)+富媒体电子教材+在线学习平台”演变的趋势。所以,新形态教材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新形态教材是指依托传统纸质教材、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所开发的供师范专业使用的多介质教材。具有形态综合、内容丰富、环境交互、操作简便等特征特征。形态综合是指纸本教材和数字资源的一体化设计,纸本教材和数字资源在内容上有机综合,这是新形态教材的基本特征;内容丰富是指教材资源齐全,学生可以在线下学习纸本,可以扫描二维码链接相应的知识点,也可以观看相应的微课视频、演示实验、动画等;环境交互。在以数字文本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与教材内容之间友好的人机交互和师生、生生间的在线或离线人际交互;操作简便是指支持多终端阅读,学习者可以操作终端移动设备随时学习,简单容易。若是操作较为复杂,则不会受到学习者的欢迎。

  提出了新形态的《心理学》教材建设的原则与策略。为建设具有小教专业特色的新形态教材《心理学基础》,课题组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和教材编写的导向,提出小教专业新形态教材《心理学基础》编写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等建设原则。①思想性是指教材建设坚持正确导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接受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教材内容要做到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符合内在规律,有利于学生心理学素养的提升。②科学性是指教材建设符合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适当,深度适宜;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便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多种能力。③时代性是指教材内容体现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新进展,体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特点,符合新时代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小教心理学的课程目标。④实用性是指新形态教材要围绕能力培养来设计教材结构,依据新形态教材,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课题组以四个原则为导向,遵循泰勒的课程评估模式,按照“确定目标——收集资源——组织内容——组织评价”开展教材建设。

  ①明确《心理学基础》课程建设目标、内容与建设标准。目标基于《心理学基础》“纸质教材+课程网站”已有建设基础,根据国家对教师心理学素养的新要求和高校教材管理办法精神,结合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师范类专业师生教学需求,在师范类专业心理学课程群视域下,系统整合《心理学基础》教材内容和形式,丰富纸质教材内容,补充课程网络资源,关联两者内容,建成纸质教材和课程网络资源相互融合和支持、彼此独立和呼应的书网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内容是以普通心理学为框架和基础,以融入各章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内容为重点,适当渗透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史的内容。内容具有基于课程群视角,重构师范类专业《心理学基础》的内容体系;发挥教材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全面支持师生共同发展;挖掘《心理学基础》中的思想内涵,促进课程思政等特色,适用于本科层次的各个师范类专业。标准是建成具有综合性、丰富性、交互性、简便性特征的教材。

  ②收集教材资源。新形态教材的内容形式多样,在纸本教材外,还要收集数字资源,如拓展的知识点、微课视频、演示实验、动画等。③恰当地呈现课程内容。对教学材料进行加工和搭建网页工作,采用网络技术来实现网页功能。④组织评价。邀请本系心理学教师对教材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微调。

  ③恰当地呈现课程内容。对教学材料进行加工,由《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师做好教材内容篇章分解,确定重点和难点,完成知识点的衔接。由心理学教师和软件技术人员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设计与功能设计,在充分考虑到交互性的前提下,确定各环节的技术方案;由软件技术人员搭建网页框架,采用网络技术来实现网页功能,确保电子教材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

  ④组织评价。新形态教材建设完毕后,邀请本系心理学教师对教材进行评价。包括:纸本教材和数字资源的一体化设计、教材内容是否丰富、教学环境是否交互、教材学习是否方便,以及教学效果是否优于传统教材、能否激发学习兴趣保持注意力、是否选取合适的媒体、界面能否突出重点、页面颜色字体大小等搭配是否恰当等,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微调。

  编写了《心理学基础》新形态教材依据教材建设的思路、原则与策略,基于纸本教材和线上教学资源,重新设置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等高阶能力为主的课程目标,增加中小学、幼儿园相关的心理案例和心理学基础内容的研究前沿,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问题的讲授法、基于案例的讨论法和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测验法,获得了课程评价年年优秀、师范生心理学素养不断提高、教学建设成果丰富、师生服务社会影响广泛等效果。

  依托新形态教材建设,教材《心理学基础》在202111月获批江苏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修订)课程《心理学基础》被认定为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依托新形态教材的编写,发表研究论文2篇,第1篇是《互联网+背景下师范类新形态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究》,刊载在期刊《中国新通信》2022年第10期;第2篇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选谈》,载于期刊《教育研究与评论》2021年第10期。

  建立了《心理学基础》在线络课程资源。在原有的《心理学基础》课程基本材料(教材、教案、PPT、作业、参考资料、教学视频、习题等)基础上,不断更新课程网站的线上资源;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线上资源的使用率。添加了教学参考书,促进学生心理学学习的深度。在课程网站放添加了国内外心理学基础、普通心理学的影响较大的教材和著作,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丰富了讨论话题,激发学生心理学学习的积极性。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使用在线资源的利用率。一是采用翻转教学模式,学生基于课程线上资源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二是每周固定增加一节课的在线学习时间,要求签到。三是开展在线测试,每次教学的前测、后测、单元测试以及期中测试均基于网站进行;四是每次教学签到、话题讨论等基于网上资源;五是线上作业的批改与互动。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效度有待加强。本研究在使用调查法收集其他院校小教专业教师对新形态教材的意见和建议期间,适逢疫情肆虐,主要采用网络访谈的方式进行;在收集现有心理学教材的使用意见和建议时,仅对本校小教专业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到的信息代表性可能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效度。②建成的新形态教材的交互性有待加强。由于课题组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一般,在进行数字化教材资源建设时,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的设计有待继续优化。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