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道凯: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会动态-江苏高等教育网 -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学会动态正文

“2022年学术年会”系列报道|葛道凯: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作者:李景怡发布:2022-11-27 07:59分享:

本文为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葛道凯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上所作的专题报告,文章根据现场报告内容整理,部分有删减。

 

 

个人简介:葛道凯,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曾担任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1995年到当时的国家教委任职,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主要工作和研究领域包括沉积学、高等教育管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和职业教育管理等,曾获得地质矿产部、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国家级和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先后参加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攀登计划项目、“973”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工作。

 

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是在国家迈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中直接阐述教育的内容共12处,明确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目标,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全面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迈入世界中上行列。江苏教育发展成就概括为“三实现两开启一顺畅”:学前教育实现普惠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普遍实践、高等教育实现普及水平和整体实力历史性飞跃,义务教育开启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开启特色多样理性发展新阶段,江苏学子的入学升学之路更加顺畅科学。

    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九个坚持”的顶层设计、思路原则和任务要求,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教育难题,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统筹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

    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明确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明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明确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明确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领域。

    党的二十大要求我们牢牢把握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政治意义、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理论意义、牢牢把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江苏方位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不断学习他国经验模式的老路转向中国特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上,总体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作为高等教育大省,江苏高等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可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探路者和改革先锋。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普及化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具有“三个呈现”的特征——时间短、进程快,超大规模,政府主导、计划发展。

    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当前教育基本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多样性、个性与教育供给单一、粗放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更有力支撑的迫切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脱节上。新时代教育的主要矛盾转变为教育发展的内向与社会参与教育的不充分的矛盾,具体表现为高校规模越来越大、课堂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教育资源有限,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评价标准相对单一、学生培养同构化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后疫情时代,我国仍然面临着全球全面博弈、强政府治理模式、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矛盾表象化、社会数字化转型以及学龄人口剧增与高质量普及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

    对于江苏高等教育而言,既有发展也存在问题。第一,江苏高等教育处于普及化高位运行的新方位,但面临着身体进入了普及化,但头脑(思考方式)还在大众化、手脚(工作习惯)还停留在精英化的问题,高校仍实行相对封闭的学籍管理模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尚未形成协同创新格局。第二,江苏高等教育处于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的新方位,但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第三,江苏高等教育处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走在全国前列的新方位,但存在着溢出效应明显不足的问题。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不足,苏南苏北发展水平不均衡,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尚未形成,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中国高等教育的走向及江苏措施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灵魂,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高校要深入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推动党群一体化建设,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落实党的领导的强大合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适当的根本宗旨,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

    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适合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一流大学与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对接,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下功夫,以一流水平和一流质量为目标,着力推进一流大学群体建设,加快构建具有江苏特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体系,形成高原敦实、高峰迭起的高等教育建设新格局,努力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基本职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始终坚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加快布局和建构有组织、建制化的高等教育科研体系,实现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转型,推动高校融入区域乃至全球创新体系,与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

    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多样化发展。多样化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之后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要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从学生需求出发,发展富有最大包容性和弹性的高等教育。根据江苏经验总结出的“五个转变”,依然适用于普及化阶段的发展:在发展重点上,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关注结构优化转变;在发展方式上,由注重刚性保障向更加关注弹性供给转变;在发展要求上,由注重达标考核向更加关注特色品牌转变;在发展取向上,由注重学校建设向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转变;在发展评价上,由注重水平高低向更加关注人民满意转变。

    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内容,要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的数字化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化融合,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

    高等教育要始终坚持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是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必经之路。要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努力构建开放合作、融通中外的办学模式,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江苏高等教育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成为产教融合的标杆、科教融汇的样板、职普融通的示范、类型教育的高地、体制机制的范式。努力构建产业教育地方和合作联合体、打造产业链教育链融合共同体、组建科技研发创新联盟、提升江苏教育核心能力、开创职普融通新格局、树立教育国际交流品牌、开展省市联合共建先锋区试点,构建具有江苏特点、中国特色的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共同体。

 

文字整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景怡。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及第7届研究生论坛回放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v2/cloud-record/share?id=c8b9f221-eaef-4b34-bf1c-517f7292d672&from=3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