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建设-学术课题-高教信息-江苏高等教育网 -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建设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作者:王云洁、黄文发布:2022-10-27 20:55分享: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王云洁、黄文共同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建设”(课题编号:2020JDKT058),课题组主要成员:董晓波、陈春香、钱妮妮、施小融、朱伟、刘静 。

        2018年教育部制定《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育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教育部,2018)。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指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本课题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分析跨文化思辨教学理念下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英语学科人文本质属性的需求。

        英语《视听说》课程列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理解英语音、视频并就相关内容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师在训练学生辨别视听资源细节、推断言外之意、概括主旨大意、利用笔记进行复述等技能以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视听资源开展评价和讨论。上述教学内容体现了英语学科人文本质: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即语言文学目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人文素养,即人文目标(张红玲,2012)。

        (二)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需求。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呈现出“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并重的人才素质要求。然而目前英语专业学生虽然国际视野开阔,“中国情怀”却不足。究其原因,英语专业教学多选用英美国家的语言材料,教授英语文化;中国文化失语,学生无法形成对中国优势的正确认识,导致文化自信缺失。专业英语教育以培养英语语言文化与中国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型人才为目的,缺乏文化自信的学生无法承担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思想的责任。

        (三)有效跨文化沟通的需求。

        英语《视听说》课程强调输入、产出并重。听、说能力不仅是运用一定的交际策略进行场景交流的能力,更是就特定话题进行思辨性表达和讨论的能力,是进行有效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能够理性地审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优点与缺点、对不同意识形态保持清醒认识、坚持正确的立场是进行成功跨文化交流的前提;因此,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尤为必要,注重培养具备崇高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扎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英语人才,能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本课题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对外语专业人才能力标准为依据,指出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应注重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与道德文化素养同步提升。

        (一)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要求各门专业课程教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思想水平觉悟和道德文化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并不是在英语《视听说》课程内容之外强行加入思政元素,而是通过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其人文素养,最终实现其道德素养的同步提升。

        (二)能力同步提升。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提高其思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思辨能力是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手段;跨文化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意识;英语听说能力则是实现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工具。

        基于上述观点,本课题以跨文化教学原则(CREED)为指导(孙有中,2016),以“融合”为核心,提出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的重点。

        (一)语言训练与能力培养融合。

        CREED原则支持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的教学模式(CLIL,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CLIL教学模式为学习者语言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条件。该模式以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为基础,人的认知发展基于社会文化活动,受到工具调节的影响(Lantolf,2000)。语言是重要的思维调节工具;因此,学习是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将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为自己的思维的过程;与此同时,社会互动的过程也是语言发展的过程。

        CLIL教学模式将英语视作学习、表达和分析不同学科信息的工具;学生“通过英语获得专业知识、从事跨文化交际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束定芳,2016)。因此,英语《视听说》课程应覆盖人文学科领域多元话题,教师将该原则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具有“信息差”“意见差”和“推理差”的活动任务(Prabhu,1987)来创造尽可能多的语言使用机会,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真实问题,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些高阶思维能力属于思辨能力的认知技能,是发展跨文化能力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提升其人文道德素养。

        (二)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

        跨文化思辨教学以实现“人文教育”为目标,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通过语言技能训练实现跨文化思辨能力提升。依据《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要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了解主要英语国家情况,还需要“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国际发展动态”。由此可见,中英文化知识都应该是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将中国文化渗透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是建立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是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教师应以教材为出发点,挖掘其中的育人元素并加以拓展,补充多学科领域的视听资源,注重反映当代中外社会文化发展。同时,CLIL教学模式强调学习内容要对学生的认知形成足够挑战,以激发学生的思辨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对比”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来实现价值引领。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多模态视听资源中呈现的文化现象、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历史状况,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应对真实跨文化交际情境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达到审慎看待多元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念。

        (三)跨文化思辨教学能力与育人意识融合。

        教师的跨文化思辨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能力是实现课程思政的保障。从专业素养角度来说,教师首先应具备开展跨文化思辨教学能力,在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创造一个“第三空间”(Liddicoat et al., 1999)。在这个空间里,不同语言文化地位平等,学生积极开展跨文化对话形成健全的跨文化人格以应对复杂的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需求。教师设计识别观点、阐释理由、评价结论等活动,训练学生对视听内容进行理解,“说”出其合理性、恰当性、价值倾向等,培养高阶思维层面从而提升其思辨能力。

        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在能够主动拓展文化知识背后的思想性和道德性。这意味着教师应具备开展思想教育的意识,能发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价值引领元素并将其纳入课程规划和设计;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通过言传身教落实立德,实现树人,让思想教育有温度、有亲和力。教师应持续深入理论学习,开展集体教研,探讨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机制,在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将中国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传达给学生,帮助其树立英语学习是为国家发展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信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跨文化思辨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以“融合”为核心:语言训练与能力培养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跨文化思辨教学能力与育人意识融合。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跨文化思辨活动将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Lantolf, J. P. Introducing sociocultural theory[A]. In J. P. Lantolf (eds.).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6.
[2] Liddicoat, A., C. Crozet & J. Lo Bianco. Striving for the third place: Consequences and implications [A]. In J. Lo Bianco, A. Liddicoat & C. Crozet (ed.). Striving for the Third Place: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 [C]. Melbourne: Language Australia, 1999: 181-187.
[3] Prabhu, N.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M]. Oxford: OUP, 1987.
[4]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018-10-08.
[5] 束定芳. 对接新目标,创建新体系,适应新需求[J].《外语界》, 2016(02): 2-8. 
[6] 孙有中. 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 2016(03): 1,17-22.
[7] 张红玲.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 历史、现状与未来[J]. 外语界,2012 (02): 2-7.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