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与提升方法研究-学术课题-高教信息-江苏高等教育网 -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与提升方法研究

来源:苏州大学作者:朱苏静发布:2022-09-14 10:12分享:

苏州大学朱苏静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与提升方法研究”(课题编号:2020WYKT091),课题组主要成员:朱新福、陈晓宇 。


        语言是文明交流的载体,是促进文化互鉴和传承的前提。在经济共同体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语言教育必须先行。在建设新文科与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特征和新要求的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承担了重要使命,高校应该培养具有世界性站位和格局,通晓国际规则,同时融入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这几个核心要素,以培养学生外语知识和应用能力为基础,通过外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1.课程思政的内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王占仁 2020: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收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是高校根本遵循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要求所有教师,在专业课教育中,高度挖掘、凝练、运用学科的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吸收到正确价值观的精神洗礼、实现思想意识的全面提升。同时,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协同育人,从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只有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进行教学,把思政工作贯彻教育全过程,让新时代外语人才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培育较强的思辨能力、国际理解和爱国情怀,才能充分发挥外语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功能。
        新文科建设重新定位了外语学科的育人任务,对外语人才核心素养重新提出了发展目标,而课程思政建设则为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培养外语人才提供了教育过程的实现方法。外语这一本质上就具有国际性、融合性的学科,如何在新文科建设中找到恰当定位,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外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而且这两种特性辩证统一,所以不能单纯从“工具”的角度进行学科布局、建立人才培养方案,而要从社会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重塑外语学科的内涵。通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深入挖掘外语教育中的蕴含思想、道德、情感、文化、价值的资源,通过外语教学内容、课堂管理、评价制度、教师行为示范等教学过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使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包容与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沟通,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围绕“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一目标,高校如何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结合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和思辨语言交际活动的深入开展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发挥积极作用,是推进新文科建设发展和解决“大思政”格局育人问题的关键要素。

2.外语教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1 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新时代,我们要培养具有世界性的站位和格局,熟悉国际化规则的人才,外语教育必须先行,必须要采取具体措施为国家战略服务。外语教育和外语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当今瞬息万变时代的发展要求,应该转变外语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外语教育的功能,与国际对外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助力推动国家战略的高效实施。
        2.2 协同育人思政教育体系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仍主要以政治理论课程为主,但仅靠思政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实现“三全育人”。当前,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是,教学理念狭隘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思政教学方式单一化、考评体系片面化;部分院校对课程思政育人工作重视不够,对内容设置存在误区和偏见,没有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和培养计划,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尚未形成全员互动,专业教师与政治理论课老师和思政工作者的交流沟通还不够,教育方式较为单一;高校外语教学的评价体系长期局限于对学生语言基础技能培养质量的考核,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综合考查重视程度还不够;受传统教学和考核办法的影响,对课程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没有相对客观的认识,责任考核的主体不够明确,而不会考虑其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成效。协同育人理念的错位和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2.3 外语课堂教学思想引领作用的体现
        外语教育专业课程中不但有丰富的外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知识,而且语言种类多、课程方向各异,形成了复杂的思想价值观念体系。专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对所教所学的内容进行甄别、过滤、互鉴、吸收,实现价值引领、德育渗透、文明互鉴。但受到外国和本国语言文化的双重影响,大学生学习外语必然会经历一个从文化冲突、文化判断,到选择性接受的过程(李丽雯 2018: 142)。外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隐形影响因素较多,一直存在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的现象(白蓝 2020:109)。教师往往着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学素材中思政教育隐性元素挖掘较少,价值观内涵分析引导不够,对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元素关注度也不够;专业教师往往偏好使用能够反映外国国情、文化和价值观的素材,也往往会选择用外国语言来表达和阐述特定情景和习惯用语。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恰当处理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间的辩证关系,使得中华文化在国内外语教学体系中长期处于被动或弱势第五,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外语课程思政是对冲和减少异元文化渗透和影响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3.外语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从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必要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外语教育有其天然的“思政育人”因素,有着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先天优势。基于外语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为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笔者设计了一个由“顶层设计—挖掘资源—内涵建设—细化过程—创新评价”的闭环路径。
        3.1 顶层设计,形成立体育人模式
        新时代外语学科的重要目标是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能力,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应对思想意识形态因国际互动增强所带来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实现理念本土化和教学国际化接轨,引导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增强对中西文化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而外语教育更不能是简单地从国外“搬来”,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个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鉴别过程。高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引领性、前瞻性的文件和制度、加强新教材的开发和审定、提供资金保障、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育人理念固化在培养目标中;同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工作者和专业教师协同合作的队伍,充分挖掘各类丰富的教育元素,创新教育方法,实现育人主体的优势互补。
        3.2 挖掘资源,建立多维联动机制
        首先要建立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两者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立德树人的高校教育宗旨要求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思政工作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教师应充分发挥外语的交互性、人文性等多重作用将掌握的学生信息进行系统性整合,而思政工作者应该与专业课教师构建形成学生思想动态变化数据,使双方对学生的思想状态、社会实践状态、专业学习状况有全方位的了解。其次,高校应该为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协同备课搭建有效平台,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隐性资源,实现不同学科之间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最后,专业教师应结合课程德育目标逐步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探索重新使用教学素材、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的教学之中进行文化比较和互鉴,确保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紧跟时代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并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反思充分融入教学全过程,进而实现外语教学“能力提升”和“价值培养”的双重育人目标。
        3.3 建设内涵,提高思政育人主体素养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首次提出以育人素养为核心的外语教师“五大素养”。专业教师应着力提升育人素养,增强政治意识、责任和使命意识、服务意识、精品意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充分梳理和研究外语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并遵循外国语言教学自身的基本规律,发挥外语教育的文化育人作用,才能将教学实践变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张文玲 2018:148)。教师应利用培训、研讨、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定期学习国家相关时事和政策,增强对马列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内涵的理解,强化自身人文意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性、人文性和趣味性。教师还应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自我提升,进一步加强自身价值观念的塑造,坚持做“四有好老师”,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批判西方价值理念。
        3.4 细化过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外语课程思政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人”的自我意识开展培养,通过责任意识带动能力培养,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实际需要和思想动态,选择贴近学生兴趣特点的内容设计一系列语言学习、应用、实践,以此产生教学双方的同频共振,促进学生跨学科视野和能力的培养。
        一是高校应从文化自信培养与语言学习相融合的角度,增强教师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从教材、教学、教师等维度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了解并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达成文化育人的教育任务(许晏玮 2019:110)。通过适当的话语方式传播中国主流的价值理念取向,做到深度融合、相互贯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实践思维,提升他们的政治意识和认知认同。
        二是学院可在教材建设中增加中国文化元素,提高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价值观念的能力;利用第二课堂渠道拓宽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组织各语种的配音大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外语文化节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对中国文化和异域风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是教师必须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切入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依托主题式教学(Thematic teaching)强化学生综合语言水平,重视教学中对中外文化的双向导入,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和道德规范。在兼顾教学内容人文性和知识复合性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从课程内容出发,通过跨文化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人文精华,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和影响。教师可利用短视频、动漫、电影等形象的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国家意思、社会责任,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外语水平训练中,应通过教师讲解、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
        3.5 创新评价,构建系统教育评价体系
        建设全面合理、系统规划、奖惩结合的专业思政课程评价体系能够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内部推动专业思政建设。高校应坚持“过程性、定性、发展性”这三个评价原则,不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纳入专业课教师的评价考核标准中,也应把教师在接受课程思政教育培训时的表现和效果作为其考核评价中的必要环节,解决教师“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的同时,还要加大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保障机制。对于完成效果良好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时予以优先考虑;而对于工作目标达成度不高、表现不良的,应通过正常流程及时反馈信息,按时督促整改,完成过程追踪,建立透明的整改效果评价,以此激励和约束专业教师队伍更规范地开展课程思政。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新文科视域下的外语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外语教育的内涵、重塑外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掘语言的人文属性特和思政元素,达到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使命感、责任感和平等、独立的人格,为塑造共同体意识、参与国际治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