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育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成效研究-学术课题-高教信息-江苏高等教育网 -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OBE教育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成效研究

来源: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者:曹兰、吴艳发布:2022-07-19 15:37分享: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曹兰、吴艳共同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OBE教育理念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成效研究”(课题编号:2020WYKT049),课题组主要成员:郁璐、肖桂兰、葛娇娇、毛祯俪、于湘乐 。


依托信息技术 满足差异需求 推进成长性评价

---高职英语教学体系重构与实践

1.成果简介

高职英语是服务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通识课程。课程坚持“全人”教育根本,秉承“互联网+英语教育”原则,重构并实践了“依托信息技术,满足差异需求,推进成长性评价”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学主要载体,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创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群人才培养不同要求和学生认知、情感和语言基础差异,重构基于分层分类的“EGP(基础英语)+EOP(职场英语)+课程思政+考证考级”课程内容体系;立足“获得、成长”,创设基于OBE的多维课程评价机制;形成了开放、动态、发展的“以生为本”,“校本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显著提升。

信息技术: 涵盖高职英语课程和教学实施平台---中国大学MOOC、超星泛雅平台、FIF智慧学习平台;在线教学资源---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英语技能题库等;教学组织和实施信息化手段---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群工具、QuizletAPP、XMind APP等英语学习软件。

差异需求:学校人才培养服务区域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要求校本特色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不同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有差异,要求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内容、评价有差异;学生来源多样化,英语基础、认知和情感差异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差异化。

成长性评价: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学生个体课程学习获得感和成长度,从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维度评估学生课程学习成效。

2. 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1 主要问题

如何服务学校聚焦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战略,从专业群人才培养视角,满足不同专业群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需求,建构“三全”育人的英语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如何创建校本专业群的分类分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何创建基于“成果导向(OBE)”英语课程学业评价机制,提增学生个体获得感和成长度?如何培育服务五大专业群的英语教学团队?

2.2 解决问题之方法

2.2.1单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向基于专业群的“全人培养”教育内容体系转变。

课程内容是师生教与学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平台,也是融合课程思政等综合素质和英语技能为一体的主要呈现渠道。原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单一,校本专业群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职业岗位适用性不强。项目组从以下五方面着手,重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结果和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分类分层的EGP教材和EOP教材。

2)各英语教学团队针对专业群学生,编写学生从业职业岗位的职场英语口语和写作教学材料。

3)根据高校政治思想意识形态融入公共英语课程的要求,课程教学团队编写《中国概况》、“中外时政”等双语学习资料,并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和第二课堂等渠道,融入课程教学。

4)探索课证融合,在英语课程中嵌入“CET-4/6、雅思、托业桥、剑桥商务英语”等国际高水平英语职业证书考证内容,助推各专业拔尖人才培养。

5)依托学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专业群所在二级学院、大学外语部、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跨界协同,构建公共英语课程“必修课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的融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素养为一体的三融合体系。

2.2.2传统课堂面授教学模式向基于专业群的分类分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改变所有学生按照统一的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等,学习几乎相同的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群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英语基础、认知风格和能力的个体差异,改革教学模式,采取如下措施。

1)以专业群为单位,深入调研,了解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实施大学英语分类教学。

2)根据新生入学英语水平测试结果,结合学生实际,组建各二级学院(专业群)的英语精英A班、普通B班和基础C班,实施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分层教学。

3)依托已建省级《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和校内SPOC课程,在有条件的各二级学院组织实施分类分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线上分享,线下P2P个性化人性化指导。

2.2.3单一学习成果向基于“OBE”多维学业评价转变。

在原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成功机会不均,学习成果评价单一。英语课程采用集中面授形式,教师提前选定教学内容,制订统一的学习评价标准进行学习成果考核。这种高度的“统一性”严重制约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窄化学生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

项目组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动态化过程评价模式,坚持“真、善、统”三字评价原则,做到评价真实、精确、客观;评价人性化,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发展;从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成果呈现改变课程学业评价。

1)评价方式上,以OBE理念为指导,构建动态学习成果评价体制。在客观笔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之外,增加学生个体或团队模拟情境任务完成质量的主观评价,更加全面地评定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2)评价主体上,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成果评价。学生既是评价客体,同时也是评价主体。学生既要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效,也要评价同伴的学习情况。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或网络平台反馈同步或异步评价信息,让学生了解各自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在评价内容上,改变原来基于教材内容和英语考级内容的考核方式。评价内容在时间维度上分解成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单元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以及半学期学习成果;在英语技能评价维度上,分别从学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进行考核;在情感、意志等认知发展维度上,增加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考量,丰富英语课程的评价维度,更加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2.2.4 传统公共英语教学团队向EGP+EOP教学队伍转型。

   在大学外语部统一部署下,项目团队在现有校内专任教师的基础上,以学校专业群学生为服务对象,重组五个EGP+EOP教学团队;通过个人自学与团队共学共研,参加各类在职培训,聘请专家指导等途径,促进教师个人与团队基于EGP+EOP的英语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3.成果的创新点

3.1理念与实践创新

1)理念创新

重构“依托信息技术,满足差异需求,推进成长性评价”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

创建以“互联网+英语教育”为指导原则的高职公共英语“分类分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创新课程评价机制,保障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育教学成效,持续推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2)实施路径创新

立足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专业群二级学院开展调研,以培育“EGP+EOP”英语教学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型课程教学平台为手段和方法,以EOP教学资源、思政和中外文化、职业考证等资源为内容,开展行动研究,形成可持续、可操作的课程改革实践模式。

3.2 成果示范,引领

本系列课题研究成果系根据国家各部门近年发布的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一带一路”等重要文件精神,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之“小专业”无法满足“大产业”人才需求,结合学校以“专业集群”建设为主要目标任务,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国际一流高职学校的目标,围绕如何服务“专业(集)群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成果导向(OBE)开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研究,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复合型信息技术技能人才。教学体系的研究范式和路径清晰、简洁,具备一定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成果中课程改革实践模式容易借鉴,可复制,便于同类高职兄弟院校参考。

系列课题研究形成的实践成果之一---在线开放课程《大学英语1》和《大学英语2》MOOC课程可供在校高职学生和具备同等英语基础的社会人员在线学习;课程的EGP、EOP、课程思政等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

课题研究的初步理论成果-省级重点建设中英双语教材《中国概况》在一定程度丰富和拓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系列教研论文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广度。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