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学术课题-高教信息-江苏高等教育网 -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成果精粹|结合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研究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作者:蔡奇慧、吴静发布:2022-06-16 11:07分享:

南京医科大学蔡奇慧、吴静共同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结合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医学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研究”(课题编号:2020JDKT034),课题组主要成员:陈慧、张蓓蓓、屠小明、李瑞 。


    将道德教育和思政元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自党的十八大会议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的课堂思政改革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

一、医学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国内各高校都兴起了课程思政的改革热潮,大家对“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堂”的改革理念已初步达成共识,此方面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试点工作方兴未艾,很多学校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来鼓励这项改革,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参与到相关研究中来,特别是针对“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专业课和通识课程中”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观点和讨论。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启迪人的智慧与潜力,激发人的能动性与创造精神的最好手段。但是另一方面,数学鲜明的理工科课程属性,让思政元素的融入较为困难,想要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点,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动更多的脑筋。

二、医学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困难

    (1)统一考虑医学数学课程的不同模块,寻找合适的思政元素。医学院校由于专业的不同,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有很大差别,以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为例,就分为四个教学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针对医工结合相关专业,如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生物统计等,这些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后续很多专业课程都要用到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所以课时最多,要上一整个学年的高等数学课程;第二个模块是针对公共卫生管理以及药学相关专业,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低一点,虽然也要上一个学年的高等数学课程,但是学时较前一模块相比减了不少;第三个模块是针对临床专业,对临床专业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课程更像是一门提高数学素养的通识课程,所以要上一个学期,它融合了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基础、线性代数等多门数学课程,内容上比第一模块的高等数学丰富,但是从难度上来说,要更简单一些。第四个模块是针对医检、卫检等对数学要求比较低的专业。分模块教学使得我们面对的学生有的同学学得多,有的同学学得少,有的同学学得深,有的同学学得浅。因此,教师在研究思政案例时,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注意涉及的数学知识不能太深,且涵盖在课堂知识的范围以内,这给我们的思政改革带来了一些困难。

    (2)结合医学院校背景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目前,关于工科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思政改革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成绩,但是医学院校这门课程的思政改革成果还很少,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医学院校对学生的道德要求更高,第二是因为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有突出的专业特性。在现有的职业当中,两种职业对道德的要求最高,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医生要有医德,教师要有师德。所有的医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都要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每一句誓言都振聋发聩,这既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做出的承诺,也是一名从医者应具备的基本品德。俗话说“士先器识而后文章,医先品德而后学问”,对医生来说,品格比学问更重要。如果对一般的高校来说,课程思政仅是一个可选项,那么对医学院校来说,课程思政应该是一个必选项。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更应当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学生一起走向崇高,正因为责任重大,所以压力也更大。此外,学生的医学背景,意味着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选择一些和医学应用以及医学发展相关的思政案例,从而实现医学、数学以及思政的有机融合,这无疑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在课时和授课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元素。医学院校中临床医学相关专业是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该专业学习的医学高等数学课程通常包含微积分、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内容在普通的理工科学校是作为三门数学课程来介绍的。我们在一个学期有限的学时内不仅要把这四部分内容都介绍完,而且还要引入合适的思政案例。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做任何改变,那教师们在课堂上难免要加快节奏赶进度,这种紧张的节奏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也让老师难以自然地将思政元素融于课堂,导致思政内容与课堂内容脱节的情况出现,这将偏离“思政寓于课堂”的初心。

三、医学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建议

    (1)医学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多模块化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深浅不一,各模块知识点也各有不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两个阶段来讨论。第一阶段,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挖掘一些适合所有模块的思政元素,这时候应当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简单的知识点或案例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并尝试在课堂上初步实施。第二阶段,根据教师授课情况,分组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每一个模块确定教学负责人,定期召集组员研讨,认真规划,及时总结,分模块整理并丰富思政案例。此外,积极申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课题,在申报和研究的过程中,规划自我,充实自我,团结一致完成课程思政的改革工作。

    (2)医学高等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针对的学生大部分是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因此,首先应该参考医学生的基本道德培养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思政案例,培养学生谦恭、谨慎、仁爱、担当、规范的品格;其次,加强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科的合作,发掘合适的医学案例,积累素材;此外,加强和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案例中的思政元素,有机地将思政元素和医学数学结合起来。

    (3)临床等专业的医学高等数学课程一直面临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现在要在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加入思政元素,这无疑对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应当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针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录制微课,节约课堂时间。其次,主动参与学校本科生的科研带教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拓宽教学的维度,在指导学生科研的过程当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品德教育。最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高等数学竞赛活动,以及各类数学建模比赛以指导学生竞赛的形式延伸数学课堂,将案例教学和数学实验的思想融入到学科竞赛活动中,在和学生并肩作战,为学校取得荣誉的过程中一起成长。

四、结语

    医学院校的数学课程一方面具有极强的理工科特性,另一方面授课的对象又具有极强的专业特性,这种专业特性对学生的道德要求比其他学校更严格,这对我们的思政改革来说是一项挑战。课程思政与医学高等数学的教学融合,远不止文中所提到的几个案例,我们应当拓宽思路,结合学生专业,寻找更多的思政元素,此外,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主动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以及其他竞赛活动,在和学生的互动中以身作则,实现课堂教育的延伸。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