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精粹|“西方人文思想经典”课程思政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祖大庆、刘婷婷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西方人文思想经典’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编号:2020WYKT023),课题组主要成员: 刘会民、王翔敏、徐子昂、杜光明、顾晓玉、钱莹。
一、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西方人文思想经典》课程质量标准的修订完善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开设的《西方人文思想经典》课程是面向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了西方文化史上的价值观演变、重要思想家及思想流派、主要文学与艺术成就、宗教传统以及社会历史变迁,旨在通过对西方文化史的纵向考察和西方人文思想经典的深度阅读,使学生能够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思辨能力。该课程在历史、美学和哲学三个层次同时展开。在历史层面,为学生勾勒西方文明史的宏观演进途径,尤其关注对西方文明发展曾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与文化事件,使学生认识西方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在美学层面,为学生提供欣赏西方著名艺术与文学作品的机会,感受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展现,在哲学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西方思想大家的殿堂,研读和分析西方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法律、科学、文艺和宗教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篇,掌握批判性阅读的技巧,学会运用证据和逻辑有效组织和陈述自己的观点。
课程总目标:本课程目标旨在拓宽英语专业本科生在西方文化、科学、哲学、美学等人文、社会、自然科学领域里的知识,加深对欧美文化的了解,增加对英美人文精神脉络的总体把握。
教学分目标:
教学目标 1.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培养人文素质,拓宽知识,加深对欧美文化的了解,领会中西文化精髓,增强研究意识,注重中西贯通,注重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加强“听说读写译”英语语言基本功。
教学目标 2.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连接古今,打通中西,在跨时代、跨语境、跨文化、跨知识领域的环境下领会与把握中西文化的精髓,辩证看待西方人文经典著作。
教学目标 3.通过分析、比对东西方人文思想经典,更加全面了解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精髓所在,引导学生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西方人文思想经典》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一) 案例简介:中西方哲学家对“爱”的解读
1.课程教学目标:基于课程实际需求,结合课程质量培养方案和授课学生学情分析,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对“爱”的审美认知力;(2)提升学生对“爱”的跨文化思辨能力;(3)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的深度思考。
知识目标:(1)对瓦格纳“爱”的六个维度的辩证思考;(2)学习文章对“爱”的多维度、多角度讨论策略和方法;(3)掌握中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爱”的概念的产生与演变。
能力目标:(1)能够用英语流利复述“爱”的六个维度;(2)能够从中西文化对比视角探讨“爱”的概念内涵;(3)能够多维度挖掘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的体现。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阅读材料中“爱”的哲学视角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西方哲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精神的发展脉络这一背景下,对人类共同话题“爱”的探索中共性与个性的研究能力。
3.教学策略:
为解决教学重难点,本课程将从专业引领和思想引领两方面开展双线融合教学。在专业上:以文本具体内容为依托,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 R-I-C-H(即 R- Research 研究性学习,I- Inspiration 启发式学习,C- Cooperation 合作学习,H- Harvest 收获习得) 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启发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提升语言实际运用技能,打通专业知识获取多渠道。在思想上:深入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以“通晓爱的哲学涵义”为起点,以“道(爱与责任)、品(爱与做人)、行(爱与做事)”为线,最终达成“知我、爱我、爱人、爱天下”的全面育人目标。
(二)教学实施:
基于 R-I-C-H 教学模式,开展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达成四维思政目标。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1.Research 研究性学习——知我课前预习环节中明确学生进行“中国慕课网”上优质教学资源线上自学,内容包括:
1)《西方思想经典》南京大学朱刚教授团队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JU-1449489165?from=searchPage
2)《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西安交通大学韩鹏杰教授团队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XJTU-46019?from=searchPage
教师在学生线上自学环节中发挥引导作用,并通过课程群留言讨论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对“我”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概念内涵进行辩证思考。让学生看到在源自希腊哲学的西方哲学体系中,人是自由的个体,人能够征服自然。从这些基本观点来看是一种积极的“动”。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哲学流派,儒家思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简化理解为“适”。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时期,儒家文化的这种“适” 从某种程度上被理解为消极的“动”。但需要与学生们阐明的一点是:这里的“积极”与“消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消极与积极。这里的“积极”乃是主动强调人为性,而“消极”乃是注重客观,承认人所具有的局限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式的看到: 东西方文化在其发展初期都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人、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因而或产生“唯我独尊”,或有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两种极端思想。真正客观认识“我”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知我”,为真正进入课堂学习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做好文化背景知识的铺垫。
2.Inspiration激发学生思维——爱我与爱人
柏拉图的erotic love:柏拉图时期的辩论式学习方法就蕴藏在他的著作《会饮篇》中。
通过柏拉图与智者们的辩论,揭示在柏拉图的爱情观:即爱不是单一的情爱,而是一道阶梯式上升的爱。人的爱始于具体对象,而爱的最终目的是“求善”。一个智慧的人能通过爱来追求至真、至善和至美。
课程思政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波拉图式的爱情观,认识到将之概述为“精神之爱”是一种断章取义的片面做法。教导学生通过学术期刊网论文的查询、阅读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追求真知的兴趣与信心。
Christian love:重点放在阅读材料中这句话的课堂讨论:Through the centuries many people have found the idea of Christian love more compelling than Plato’s because it suggests that human personality is best understood not in terms of what it gets but in terms of what it gives.课程思政点:(1)西方宗教的“爱”是否具有积极意义?(2)西方宗教的“爱”与西方社会的慈善事业有无内在关联?(3)中国孔子的“仁爱”与之有何相似之处?(4) 中国的“希望工程”与此句中提到的“得到”与“给予”的辩证关系有无关联?通过问题式的启发学习,让学生看到西方的宗教之“爱”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充满爱意的和谐关系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点与中国的儒家思想上同样可以得到印证。同时,引导学生对宗教在控制和束缚人类思想上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消极作用进行资料的查找与辨证思考。
Romantic love:对阅读材料的研读,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
课程思政点: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小组讨论,对“What is the most classic romantic story in your eyes?” “Why Romeo and Juliet is the most typical one? What about ‘梁山伯与祝英台’in our Chines literature?” 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stereotype),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和批判式思维。
通过课堂时间教学反馈,学生对文章中的原句“Romantic lovers do indeed find themselves in each other—but usually with devastating results.”往往进行常规和固化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跨文化视角下的思辨能力。
Loveas power:对材料中单词“POWER”的阐释与理解。
课程思政点:鼓励学生从文章中寻找对“POWER”一词的阐释与示例,引导学生从原文中找到“shifting dynamics, need, recognition, vacillate, desire,acknowledge, conflicted, insecurity, freedom”,进行段落概述,深化对段落大意的理解。为进一步进行“Love vs.Control”, “Lovevs. freedom”辩证讨论做好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的铺垫。
Mutual love:对“爱”的六个维度的讨论总结。
课程思政点:引导学生纵观“爱”的六个维度,分析瓦格纳对六个维度的排列顺序,从最初的 erotic love 到最后的mutual love,探究其中蕴含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揭示人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对“我”以外的“他”和自然界的关系进行辩证思考的演变史。
3.Cooperation 合作学习——爱我与爱人
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内容反思,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视频录制的形式进行学习反馈,展示在课程学习前和课程学习后对“爱”这一话题自我反思的变化。通过学生们的视频汇报,学生们的学习成果以多模态形式展示,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实现了学生们交流的持续性和延展性。
4.Harvest习得收获——爱天下
课后,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课后视频制作,学生们在充分吸收课文知识,掌握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课文的文化反思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藏的“爱”进行多维度挖掘与思考:爱国:对国家之爱;敬业:对工作之爱;诚信:对正义之爱;友善:对“人”之爱。
(三)考核评价
多元化评价和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立课程思政观测点,从素养、知识、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采用数据考评及小组互评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指标包括:
1.课前“中国慕课网”资源学习过程中的线上讨论。2.课后写作练习:学生以“My View on LOVE from the Cross-culturalPerspective”为主题在批改网上完成 Responsepaper写作。教师采用“批改网批改+教师批改”的方式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思想和语言两方面的修改,并根据批改网提供的数据进行共性问题的课堂讲解。
3.课堂展示与讨论(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学生基于人文思想经典文章的阅读,通过反思和小组讨论,分组到课堂前分享他们对本讲主题的思考,并提出问题引领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熟悉西方具体话语方式,分析其意识形态立场和文化政治偏见,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其“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和情怀,帮助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深化认识、知难而进、锐意进取。
4.学生短视频制作:通过鼓励学生把对本章节主题“爱”的跨文化辩证反思用短视频制作的方式记录下来,激励学生主动查找资料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学生素养的考核,可通过考勤、学习态度、课堂讨论参与度和作业完成度等维度进行综合考察,重能力考查和情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