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研究委员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第二届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2014年12月6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研究委员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第二届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百齐教授,省高教学会秘书长严燕研究员,省教育厅师资处崔春霞处长,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事业部魏振水主任。来自全省开展教师教育活动的28所高校8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严燕秘书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及各二级学会的发展概况,特别介绍了相关二级学会发展的有益经验,对教师教育研究委员会换届选举提出了意见。严秘书长希望教师教育研究委员会换届之后,要创新办会思路,增强凝聚力,抓住研究会发展的机遇,把研究会工作推向前进。
会议特别邀请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崔春霞处长、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主任、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办公室负责人魏振水,就江苏省教师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作报告。
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崔春霞处长在《江苏省教师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中,分析了国家及江苏省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形势;阐述了江苏省近阶段教师教育改革三大重点工作,即资源整合办好教师教育学院,科学规划全省师范生培养规模和结构,建立政府、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培养机制,以及工作的五个重点,即建设教师教育学院,加强教师教育办学条件,调整师范生招生规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教育队伍自身建设。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魏振水主任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与思考》的报告中,分析了国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背景,解读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主要特点和任务,以及关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的十点思考,即这是一次开展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的总动员,“协同”是综合改革的重要机制,教师教育是应用型教育,师德课程应当从“无形”走向“有形”,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深对教师教育实践性环节的理解,教师教育拥抱信息技术,教师教育质量既需要社会评价也需要自我评价,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中实现教师教育队伍的卓越,加强教师教育政策研究。
会议讨论通过了修改的《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研究委员会章程》。会议选举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潘百齐教授为新一届理事长;选举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方忠教授等十七所开展教师教育活动的本科高等学校分管教师教育的领导和师范专科学校正职领导担任副理事长;选举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师教育研究者李学农教授担任常务秘书长;选举开展教师教育活动的“211工程”大学和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师范院校相关二级学院领导担任秘书长,他们是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杨作东教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许庆豫教授、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陈明选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树良教授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蔡飞教授;选举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史华楠教授等28个会员单位代表为常务理事。
本次研究会换届活动,新吸纳了近300名个人会员,建立了由教授(或研究员)组成的60余人的专家委员会,凝聚了全省教师教育力量。
潘百齐理事长在最后的总结中表示,新一届研究会将在各会员单位、专家委员会及全体会员共同努力下,为创造有江苏特色的教师教育做出贡献。
全体会议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