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金额近50亿元!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成果丰硕
4月7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获悉,由江苏省科技厅指导,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主办的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于2022年3月22日自线上召开以来,434项科技成果、136个专家团队进行线上展览展示,11000多家企业参与线上技术对接,线上对接成果丰硕,达成初步洽谈合作意愿1000多项次,合同金额近50亿元。
据了解,本次大会共有来自省内外高校院所专家和领导、海内外科技服务机构负责人、省内设区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省级以上高新区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科技型企业代表等2000多人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参会, 55万人次在线观看了集中会议。
据悉,在成功举办7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的基础上,本届大会更名为“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创新办会模式、优化办会机制,突出“产学研”与“合作对接”,以“推动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构建形成“1+(1个主会场)+3(3个专题活动)+N(28场创新园区分会)”的办会模式,形成一体化、立体式产学研合作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本届大会以“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为统一名称,线上会议期间,围绕地方创新园区特色优势产业组织28场园区分会,以点带面、全省互动,形成网格化产学研合作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产学研对接实效。
前期大会征集了包括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内100多家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2635项、专家团队228个,线上发布成果及推送需求信息3万多项次,达成初步洽谈合作意愿1000多项次,合同金额近50亿元。集中会议线上举行了18个重大科技合作项目集中云签约,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14所全国一流高校院所与江苏18家科技型企业进行了云签约。这批项目集中体现了前阶段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工作成效,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生命健康、双碳科技等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技术领域,其中产业技术合作类项目16个、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类项目2个,总投资超38亿元。
本次大会依托省产学研合作智能服务平台(“技联在线”)线上展厅展示了来自96家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434项、专家团队136个。组织了中科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的近百名专家教授开展线上路演21场,在线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成果118项,与省内11000多家企业进行在线对接洽谈,4000多用户加入深度沟通交流微信群,约40%的项目拟开展进一步洽谈对接。
大会结束后,将延续本届大会形成的线上对接模式,继续组织高校院所进行技术成果线上展览展示与路演对接,定期更新展示内容,打造“不落幕”线上技术和成果对接厅。
大会还围绕科技支撑“双碳”发展、区域协同创新、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等领域组织3场专题活动,通过创新项目比赛、科技成果发布、技术路演、主题论坛、长三角峰会等方式,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其中“XPRIZE Carbon Removal(碳清除计划)中国预热赛”共有100多个单位的99支队伍报名参赛,通过大会遴选组织推荐了30个团队参加国际赛,2个学生组团队入围全球前20,获得总计50万美元的学生奖;国际常规组比赛正在推荐报名中。
“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产业化基地技术对接会”线上发布了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相关的重大科研成果4项,1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线上签约;并邀请了长三角地区长期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代表,共同探讨长三角科技成果信息互联互通和转化一体化的路径机制,加快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苏南自创区的落地转化,促进国家优势资源与江苏省优势产业深度对接。
“江苏技术转移与企业融资对接会”线上发布了定制化科技金融服务产品——“科e融”,全方位深入介绍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线上发布了江苏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优秀机构和个人名单,为全省树立科技金融服务优秀标杆;线上发布了247项重大科技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项目与融资对接成效,共获得融资总额达52亿元,其中50%以上是信用类贷款;组织线上融资路演项目4个,发布债权和股权融资需求近1.4亿元,现场通过网络与6家投资机构和8家银行开展了融资对接。
据了解,大会期间,在全省范围内,20多家创新园区以“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为统一名称、省地联动,举办了28场线上线下技术成果专题对接活动。28场创新园区分会累计摸排企业需求600多项,邀请专家近300人,路演发布技术成果800多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100多项。创新园区分会的集中举办,为创新园区的科技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搭建了便捷、务实、高效的合作平台,为面广量大的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技术、金融等服务,引导高校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园区这片创新主阵地上转化与产业化,为江苏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通讯员 孙欣沛